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飲食需求升級,在食品消費市場中,燕窩等滋補品正在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一直以來,燕窩市場存在一些亂象,產品標準不一、質量參差不齊,讓消費者感到混亂,無所適從。近日,某直播間售賣的燕窩被檢測為糖水事件引發了全網的關注,目前事件進展為已經進行了聲明,并且表示已將產品送檢,將向網友公布結果。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升級以及健康飲食觀念的增強,市場對燕窩等滋補類營養食品需求不斷增加。我國是燕窩消費大國,近年來,燕窩進口量呈增長態勢。2014年我國燕窩進口量為3.09噸,2018年上升到105噸,干燕窩進口量連續5年實現增長,總進口量超過249噸。而今燕窩消費從最初的干燕窩為主到以即食為主再到現在的鮮燉為主。目前由于鮮燉燕窩風味口感較好,已逐漸從即食燕窩中分離出來,發展成一個獨立品類,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但是燕窩市場快速發展,高額價格背后有“貓膩”,如燕窩行業魚龍混雜,產品參差不齊,以次充好,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為此,國家日前出臺了《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即食燕窩團體標準》。還有日前鮮燉燕窩的五大標準公布,將鮮燉燕窩產品品質進行明確規定,這些標準都為即食、鮮燉燕窩行業的標準化生產提供了示范和標準參考。
然而,市場上銷售人員仍存在夸大其詞,或消費者為“智商稅”買單的情況。近日,某在直播間售賣“糖水燕窩”的一事引起熱議,有消費者質疑直播間售賣的一品牌即食燕窩是糖水而非燕窩。甚至有相關行業人士曬出該產品的檢測報告,報告顯示,該產品蔗糖含量4.8%,而成分表里碳水化合物為5%,確認該產品就是糖水。目前,有關產品已送檢。
據悉,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部分主打燕窩檢測的儀器,例如燕窩快速水分檢測儀、燕窩二氧化硫檢測儀、燕窩食品安全檢測儀等。但這些儀器只能用于現場快速檢測,對于市場監管部門來說還需要更準確的檢測方法。現有的燕窩檢測方法除了經驗鑒別之外還有顯微鑒別法、色譜法、紅外光譜法、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核酸分析法以及酶聯免疫分析法。色譜與紅外光譜儀器都是常用的分析儀器。毛細管氣相色譜儀可以通過檢測燕窩中的的氨基酸組成鑒別燕窩的真假,高效液相色譜儀是檢測燕窩中的唾液酸含量,而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則是根據光譜圖的差異進行鑒別。
燕窩檢測的方法很多,所用儀器也有所不同,但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不足,例如唾液酸不是燕窩特有的成分,如果只檢查唾液酸無法完全排除造假的可能。因此,對于燕窩檢測技術來說,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要提高摻假物的多組分分析能力,實現一種方法就可測出不同的摻假物成分。另外也要加強現場快速檢測的準確度,滿足普通消費者和商家的自我檢測需求。當燕窩產品的標準明確,檢測技術變得方便準確,不合格燕窩越來越難以生存,燕窩市場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健康。
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燕窩等任何產品一定要學會看配料表,莫要再交“智商稅”。從產品配料中可以看到,配料依次是純化水、冰糖,其次是燕窩等成分,說明前兩者成分在燕窩產品中占比大。從配料占比來看,說是“糖水燕窩”也是實至名歸。對于燕窩產品來說,不管是干燕窩,還是即食、鮮燉,非常重要的營養成分是唾液酸,但在配料中沒有注明其含量多少。
另外,針對燕窩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除了標準的約束和引導,消費者擦亮眼睛,提高自身認知水平之外,相關監管部門更要加強市場監管,特別是線上燕窩產品銷售市場的檢測檢查。
隨著全民大健康時代的加速到來,加上線上直播帶貨迅猛勢頭的推動,燕窩行業預計可發展成一個千億級的市場,未來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燕窩產品加工企業要嚴格規范生產行為,保證產品品質;銷售人員要堅持正確導向,莫要對產品夸大其詞,營造噱頭吸引消費者購買;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不要經常交“智商稅”。而監管部門更要持續加強線上線下監督檢查,嚴防問題產品流向人們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