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綠色飲食的需求不斷增長,“植物肉”這一餐飲界的新興選手應運而生。在剛過去不久的上海進博會上,植物肉就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更是一度出現排隊試吃的場面。植物肉的出現不僅體現著餐飲向健康化過渡,更是現代化技術在食品領域的高級應用,得益于絞肉機、成型機等肉類深加工設備的使用,更是為植物肉的規模化發展與廣泛推廣打下基礎。
據悉,去年年底,受到相關豬流感的影響,生豬總體出欄率降低,但市場需求仍然不減,也就造成了豬肉價格的持續走高,也顯示出整個肉類市場需求非常龐大。而植物肉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利于打破肉類產品的市場局限。
植物肉屬于人造肉的一種,主要是以大豆為主的一些植物的植物蛋白做為原料,通過現代化技術和一定的物理反應,使植物蛋白的蛋白質發生改性與重組,從而獲得與普通的肉制品在質地、風味等方面相近的植物制肉。
植物蛋白的提取與轉化是植物肉制作過程中的關鍵,打破植物內部原有的結構需要借助高溫、攪拌、加壓等方式來實現,拉絲蛋白生產線的誕生為此提供了相匹配的加工設備,通過打漿機、膨化機、烤箱、冷卻機等,植物蛋白能夠在滿足條件的基礎下得到準確的處理。
加工處理后的植物蛋白成為與動物肉相近的原料,再通過絞肉機、切片機、成型機等肉類深加工設備的進一步處理以及后續調味等,就能成為面向市場的植物肉產品。
相較于動物肉,植物肉以植物蛋白作為加工原料,其中同樣富含了大量的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則相對較低,剛好彌補了動物肉脂肪含量較高的特征,對于三高群體來說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年10月,某知名餐飲品牌在北上廣等主要城市推出以人造肉為原料的漢堡,并打出媲美真實肉感、“肉嫩多汁”、0膽固醇、過癮吃“肉”無負擔等廣告語。通過瀏覽該餐飲店外賣平臺的菜單可以發現,對于相同品類的產品,使用植物肉制作的和使用動物肉制作的價格差異并不大,這也使得消費者在消費時更愿意花錢嘗鮮,推動植物肉在市場的整體發展。
植物肉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對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有利于促使肉類產品突破養殖、環境帶來的局限。但同時,植物肉雖然獲取了大量的關注,但仍舊是一個相對小眾的產品,盡管通過食品加工設備的處理,在外觀、營養上能夠做到與動物肉相提并論,但作為食品本身,其在入口的質感方面仍有待不斷改善與加強,相應的制作標準也尚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