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件”氣孔“是個大難題,怎么解決?
特征:“內生”式氣孔,鋼液中氣體隨溫度下降其溶解度急劇減少,氣體向較高溫度擴散至壁較厚部位,嚴重時遍布冒口下部部位;“外生”式氣孔,這類氣孔呈梨形,細頸方向指向氣體來源,發生在鑄件表面或皮下,熱處理后或加工后可發現。原因分析:煉鋼過程中脫氧不良。
1.1氣孔分四種:侵入氣孔,抑出氣孔,反應氣孔,卷入氣孔。
(1)侵入氣孔:尺寸較大,孔壁光滑,表面氧化,多數量梨形或橢圓形,位于鑄件表面或內部;
(2)抑出氣孔:多是細小的,呈現圓形,橢圓形或針狀,分布在鑄件整體或一部份;內壁光滑而明亮;
(3)反應氣孔:位于鑄件表皮下,有的呈分散狀的針形孔,有的隱藏在鑄件上部上半百夾渣;
(4)卷入氣孔:澆注過程中,液態金屬由澆注系統或型空卷入氣體所造成氣孔。
1.2氣孔產生的原因:
在常壓下凡是增加金屬中氣體的含量和阻礙氣泡逸出金屬表面的因素,都可能促使鑄件產生氣孔。
生產中的原因有:
(1)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
1)較大平面鑄件,澆注時處于水平位置,液體金屬中浮的氣泡到達平面時,往往因不平面阻擋不能上浮,如表面已經凝固或氣泡不能通過型芯壁逸出型外,將產生氣孔;
2)鑄件壁較薄,澆速較快,氣體壓力高而引起沸騰;
3)鑄件凹角處圓角半徑太小,容易產生凹角氣孔。
(2)合金冶煉方面的原因:
1)金屬爐料質量低劣,表面嚴重氧化,帶有油污,表面多孔,雜質太多,厚度太薄,的金屬材料,使溶煉的液體金屬的氣體和金屬氧化物含量過多,容易使鑄件生氣孔;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