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一個重磅消息傳來,并成為全球各國關注的焦點。經過8年的談判,包括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在內的15國領導人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簽署了RCEP協議。
據了解,RCEP一般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成員國具體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協議內容包括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多領域。
根據協議15國之間將采用雙邊兩兩出價的方式對貨物貿易自由化作出安排,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且主要是立刻降稅到零和10年內降稅到零,使RCEP自貿區有望在較短時間兌現所有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
財政部表示,RCEP順利簽署,對增強各國疫后經濟恢復、促進長期繁榮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貿易自由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將為區域經貿繁榮帶來更大促進,協定的優惠成果直接惠及消費者和行業企業,將為豐富消費市場選擇、降低企業貿易成本發揮重要作用。
任何協議的簽訂最終都是回到經濟的發展和百姓得到實惠兩個方面。對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而言,RCEP的簽訂將有效地促進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走出去”和“引進來”,打開新的貿易局面。
作為普遍應用于工業、農業、科研等領域進行測量、采集、分析和控制的手段和設備,儀器儀表產品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已形成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產業體系,成長極為迅速,部分產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場。
自2018年貿易戰發酵以來,美國加征關稅的確對眾多出口企業的利潤造成了壓力,但一年來,多數出口企業都在積極尋求市場多元化,以降低美國加收關稅對企業的沖擊。
此次,RCEP的簽署最直接的好處是協議成員國貿易間關稅的降低,企業出境投資、出口商品和服務更加便利。對從事儀器儀表出口貿易的企業來說,有利于增加產品出口,增加企業收益,提高產品競爭力,擴大海外市場。
此外,由于關稅的減免,儀器儀表產品在整體產業鏈中的國際合作和國際協作而更物美價廉,同時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可以更便捷的互通有無,有利于國內企業進口儀器儀表產品,以滿足需求。
此次,15國簽訂RCEP,各國關稅承諾表中,涉及的儀器儀表產品有波器、頻譜分析儀及其他用于電量測量或檢驗的儀器和裝置;硬度、強度、壓縮性、彈性或其他機械性能的試驗機器及器具;理化分析儀器及裝置(例如,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分光儀)等。
可以預見,隨著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統一規則落地,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效應的疊加將逐步釋放RCEP的貿易創造效應。作為世界上第二大儀器儀表生產國,我國儀器儀表產品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惠及更多的企業和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