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是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總結。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及標準的國際化,由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位居世界前列。標準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發展為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提升國家現代化的治理水平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日,為表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標準項目和在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領導小組審議并報市場監管總局審定,決定授予GB/T 34000—2016《中國造船質量標準》等60個標準項目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授予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等4家單位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授予劉雪濤等4人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突出貢獻獎,授予任翠英等3人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優秀青年獎。
從公布的2020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獲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60個標準項目中,有多個標準項目涵蓋了多類分析檢測技術及儀器設備,包括:GB 21551.1—2008、GB 27421—2015《移動式實驗室 生物安全要求》、GB/T 26533—2011《俄歇電子能譜分析方法通則》等8項標準、ISO 20729:2017《天然氣 硫化合物測定 用紫外熒光光度法測定總硫含量》等2項標準、GB/T 29858—2013《分子光譜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則》、IEC 62976:2017《工業無損檢測設備 電子直線加速器》、ISO 19740:2018《光學和光子學 光學材料和零部件 紅外光學材料均勻性測試方法》等3項標準、GB/T 30697—2014《星載大視場多光譜相機性能測試方法》。
另外,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這項《關于2020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授獎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全國廣大標準化工作者要以獲獎者為榜樣,堅持新發展理念,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真抓實干,持續深化標準化改革,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更好適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