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苯酚化合物是一類典型的內分泌干擾物,對生物體的內分泌系統存在影響且具有遺傳毒性。紡織品中的含氯苯酚化合物往往會通過汗液和體溫的作用被溶出和釋放,與皮膚接觸就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并不斷蓄積,這會導致肝臟、腎臟、神經系統等不同程度的損傷,甚至會誘發腫瘤和癌癥。
因含氯苯酚化合物的危險性,各國及行業組織均對其殘留做了嚴格的限量。但我國的《染料產品中含氯苯酚的測定》發布實施已有十一年,且標準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些許問題,故而通過標準修訂提供檢測方法的準確度勢在必行。近日,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根據相關要求和準則,對標準進行了制修訂,目前標準已經編制完成,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相較于GB/T 24166-2009《染料產品中含氯苯酚的測定》,新修訂的標準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更改了標準使用范圍;刪除了氣相色譜測定方法;更改了方法原理;更改了定量方法;更改了標準溶液配制方法;更改了樣品溶液制備方法;更改了色譜分析條件;更改了方法的檢出限;更改了方法準確度判定要求;增加了含氯苯酚目標物種類。
閱讀《染料產品中含氯苯酚的測定》征求意見稿后可知,標準規定了采用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染料產品中19中含氯苯酚殘留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在超聲波浴中,用碳酸鉀溶液提取試樣中的含氯苯酚,經乙酸酐乙酰化生成含氯苯酚乙酸酯,通過液液萃取將含氯苯酚乙酸酯萃取至正己烷中,而后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進行分析、定性,峰面積內標法定量即可。
為確保實驗人員能進行正確的操作,標準中不僅明確了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色譜柱、分析天平、超聲波發生器、提取器、
離心機、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振蕩器等,還詳細描述了溶液配制以及試驗的每一個步驟。
詳細通過標準修訂,能有效提高檢測方法的準確度,增強標準應用性,繼而助力染料行業走向更安全更環保的道路并促進染料應用整體安全水平的提升。
更多詳情請點擊:《染料產品中含氯苯酚的測定》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