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以往貧窮困苦,食不果腹的艱難歲月被永遠地塵封于浩渺的歷史長河之中。著眼于當下,不論是現代化的農業溫室大棚,亦或是商品陳列琳瑯滿目的各大商超,應有盡有的食品向人們昭示著這個時代的繁華與富裕。尤其是在互聯網日漸興起并深入發展的21世紀,依托于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技術,人們只需簡單操作便能俘獲各地珍饈。總而言之,與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相比,如今的人們獲取能量來源變得不再困難重重。
然而,盡管如此,食物依舊是人們生存所必須的重要物質基礎,民以食為天依舊是硬道理。與此相對應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也仍舊是現代化社會中不容忽視的民生大計。正所謂病從口入,食品質量的安全與否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縱觀如今的全球高發性流行疾病以及不斷滋生的疑難雜癥趨勢,不少疾病正是由于不合格的食品導致。前些年,震驚全國的毒奶粉、瘦肉精、臭腳鹽、鎘大米等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為食品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鐘。事到如今,人們談起問題食品的危害,莫不聞之色變。
不過,需要正視的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域性飲食文化繁雜,每一件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其背后牽涉到的不僅僅是無良商家問題,環境污染、食品儲存、運輸、加工等問題,同樣與食品質量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徹底解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并非一朝一夕,還需久久為功。
那么,針對頻出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當前,為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我國質檢等有關部門從食品加工生產的源頭到包裝、出廠、運輸等眾多環節嚴格管理,運用技術的力量,對食品質量進行科學性地檢查,以此來保障人們的餐桌安全。目前,由于食品種類繁多,食品數量大,對食品進行一一檢查顯然不切實際,為此,樣品抽樣檢查成為了當前食品檢測的重要方式。
而樣品質量檢測的全流程一般需要在現代化的實驗室內由專門人員進行操作,過程繁瑣,耗時費力,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有待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即便在抽檢過程中發現食品質量有問題,往往這個時候食物要么早已包裝完畢,要么已經上架等待出售。在這時要全部下架或者清理這些代售食品,其浪費程度可想而知。那么,在食品質量檢查過程中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及時止損呢?
近日,以色列英斯佩克圖公司提出了一種創新性的便攜式食品快檢方法。該食品檢查方法基于光譜學,利用光譜可以找到物質的頻譜足跡。當待測樣品中物質痕量偏低時,檢測人員可以利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以此來增強該物質的振動,方便察覺。目前,該方法不僅可以實現食品質量的現場快速測定,還能夠結合人工智能和云數據存儲服務輕松查出問題食品的流通去向。 事實上,除了上述創新性的便攜式食品快檢技術外,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食品快檢技術的不斷進步,市面上早已推出了諸如食品安全速測儀、細菌快檢箱、品質速測儀等眾多先進的食品快檢設備。這些精密的檢測設備為食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不管處于哪一個歷史時期,食品質量安全都是心系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大計,馬虎不得。身處于現代化社會當中的我們,更應運用科技的力量將食品質量安全守護到位。唯有如此,人類文明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