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我國發布了針對VOCs治理的專項行動方案,并在第一輪強化監督幫扶的基礎上,再組織227個工作組,在78個VOCs排放量較大的城市開展第二輪次強化監督幫扶,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等活動。
監測數據顯示,對空氣質量改善的成效顯著。
之所以今年會鉚足勁攻克VOCs,是因為近年來隨著我國對PM2.5的治理,當前主要污染物已經發生了改變,臭氧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形成了協同管控PM2.5與臭氧的新階段。
研究發現,VOCs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提物。因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在會議中指出,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矛盾和短板是VOCs。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也對此進行了附議,“在持續推進PM2.5污染治理的同時,要加大臭氧污染治理力度,遏制臭氧濃度快速上升的勢頭,這需要全流程、全環節實施VOCs治理攻堅。”
在此背景下,VOCs市場規模即將釋放,有研究機構分析,2020年將達到1400億元至1500億元,到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0億元。
突破VOCs治理難點成了把握這一大體量市場的重要抓手,具體要破局哪些問題呢?
上文中也有提到VOCs治理需要全流程、全環節進行VOCs治理,這是其一。資料顯示,相比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VOCs多為無組織排放,另外,VOCs排放到大氣中,在光照等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可生成新的VOCs,即所謂的VOCs二次來源,因此需要對產生VOCs物料的環節鏈條進行全方位排查,監管難度較大。
第二個難點是VOCs排放來源廣泛。VOCs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工業固定排放源、機動車尾氣排放源和日常生活排放源等3大方面。其中工業固定源作為主要排放源,據測算,到2020年我國工業VOCs排放量將達2113.4萬噸。
根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也能發現,在工業源普查范圍的666個小類行業中共篩選出452個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小類行業,木材加工、有機化工、印刷和包裝印刷等行業VOCs排放量數據靠前。
工業企業如何推進全流程、全環節進行VOCs治理?重點行業在治理VOCs有哪些可行的技術?在VOCs監管監測上,有哪些可值得借鑒的經驗?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VOCs治理選擇哪種方式會比較好......
上述種種問題,將在2020年11月18日—11月20日在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科技大會暨技術
裝備博覽會(←點擊了解展會詳情)找到答案。
本屆展會由中華環保聯合會和石家莊市人民政府主辦,以“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化VOCs污染防治——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為主題。展會將通過多場主題大會和數十場專題研討會為重點園區、行業和企業深入開展VOCs的精準、科學和依法治污提供技術和模式等方面的經驗。
“典型城市工業源VOCs綜合整治經驗”、“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VOCs綜合治理的模式、路線和經驗”、“工業涂裝VOCs治理技術專題論壇”、“VOCs監測治理新技術與新材料專題論壇”、“化工、制藥行業VOCs與惡臭管控政策與防治技術專題論壇”等精彩內容別錯過。
11月18日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等你加入抓住3000億VOCs治理機遇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