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儀是一種能將成分復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光譜儀通過對光信息的抓取和分析,能檢測出物品中含有哪些元素,因此被廣泛用于在環境檢測、食品檢測、藥物檢測、半導體工業、農業等領域。
光譜儀的種類很多,除了原子吸收光譜、熒光光譜、光電直讀光譜、可見分光光度計等在可見光波斷使用的光譜外,還有紅外光譜、紫外光譜等。其中近紅外光譜儀作為一種有效的分析手段,因具有快速高效、結果準確、使用方便、不破壞樣品、不消耗化學試劑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早在上個世紀就得到了認可和青睞。隨著光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軟件等技術的進步,近紅外光譜儀性能也隨之提升,技術趨于成熟,其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寬,并在現場分析、在線質量監控等方面顯示出了優勢。
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科研技術的提高,光譜儀技術水品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加之近年來食品檢測與環保監督等眾多領域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推動了光譜儀需求的增加。這些原因都導致了我國光譜儀行業的規模不斷壯大。
據可靠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光譜儀行業產品進出口總額為7.17億美元,其中進口額6.24億美元,出口額0.93億美元,實現貿易逆差5.31億美元。2018年進出口總額達到8.36億美元,貿易逆差擴大為6.32億美元。2019年1-4月行業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2.43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2.09億美元,出口額為0.34億美元,實現貿易逆差1.75億美元。
由以上數據可知,雖然近年來光譜儀技術水平整體提升,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但由于中國光譜儀起步晚,導致高端產品領域仍落后于國外。但相信在未來,隨著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擴大和應用加深,中國光譜儀行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穩定擴大態勢。那么你知道便攜式光譜儀的發展現狀嗎?
據悉,便攜式光譜儀是諸多領域的理想檢測設備,我國已經成功地掌握了便攜式光譜儀的設計、生產技術,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突破了49億美元,增速達到0.29%,以下是便攜式光譜儀行業現狀分析。
便攜式光譜儀可以分為:吸收光譜(紫外吸收、可見吸收、紫外可見吸收、氣相分子吸收、紅外吸收、原子吸收等)、發射光譜(熒光、拉曼、微波等離子體等)、旋光光譜等。由于我國便攜式光譜儀行業起步相對較晚,高端產品進口依賴程度較高,且主要從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進口;中低端的產品出口較多,主要出口于美國、中國香港、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從進出口金額來看,我國便攜式光譜儀行業整體處于貿易逆差狀態。
目前,我國便攜式光譜儀消費區域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隨著便攜式光譜儀普及率的不斷提高,中西部成為我國便攜式光譜儀增長最快的地區,2019年我國便攜式光譜儀行業市場區域分布如下,華東占比22.40%,其次是華北地區,占比18.50%。
進入2020年,儀器應用領域持續擴大,5G進一步鋪展開,萬物互聯時代程度加深,光譜作為高新技術領域的代表之一,必將接受新時代洗禮,向著個性化、小巧便攜化和智能化繼續邁進。2020-2025年中國便攜式光譜儀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對企業而言,品牌建設意味著高附加值、高利潤和高市場占有率。因此,未來,繼續打造品牌,凝聚強大的號召力是國產光譜發展的關鍵一步。
未來,相信隨著我國科研力度的加大,我國的光譜儀在高端產品領域將逐步替代進口,為我國光譜儀企業開辟良好發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