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們餐桌上重要的肉類產品,豬肉約占我國居民肉類產品消費總量超過63%,其中熱鮮肉產品占據著大部分消費市場。近年來,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人們對豬肉產品的新鮮、安全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冷鮮肉的市場份額將逐漸擴大。冷藏車、冷柜等冷藏保鮮
裝備也將在保障冷鮮肉產品貯運、銷售等新鮮和品質方面發揮著日益突出的作用。
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半夜宰豬,早市買肉”,這也反映了豬肉要吃新鮮的。其實中國傳統飲食觀念要求肉類等食材新鮮,熱鮮肉產品占豬肉市場的大部分。近年來,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肉類消費結構在發生變化,對肉類食材消費由量轉向品質追求,對其新鮮度、安全和品質等要求越來越高,冷鮮肉市場增長迅速。
根據相關豬肉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近些年,冷鮮肉約占我國豬肉市場大約10%,預測到2020年,冷鮮肉的消費量有望達到豬肉總消費量的30%。從市場份額來看,熱鮮豬肉約占我國市場的70%,但是保質期為1-2天,相對較短,同時熱鮮豬肉若是長距離運輸,很容易被細菌污染,并且肉質變化迅速,硬度增加,嫩度減弱。
同熱鮮豬肉相比,冷鮮肉也是“冷卻排酸肉”,經過嚴格的屠宰加工工藝,并通過專業的冷卻設備迅速冷卻處理,使畜胴體溫度在24小時內降至0℃-4℃,在后續過程中仍然保持0-4℃范圍內的生鮮肉。由于快速冷卻處理,充分鎖住食材水分,不僅更好地抑制細菌的繁殖和入侵,同時還保持肉類產品原有色澤、彈性,口感滑膩鮮嫩,并在-2-5℃溫度下可儲藏7天。
不過,冷鮮肉在貯藏、運輸、銷售等過程中對貯運環境要求較高,需要專業的冷藏保鮮設備,比如冷藏車、冷藏柜、冷鮮柜等,才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生長,更好地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和安全品質。冷藏車作為冷鮮肉等肉類食材冷鏈運輸中重要的冷藏保鮮設備,近年來,隨著我國冷鏈物流飛躍式發展,冷鏈物流市場增長持續提速,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與此同時,與冷鮮肉等肉類食材貯存、銷售密切相關的冷藏保鮮設備,如冷藏柜、冷鮮柜、冷柜、冷凍展示柜等設備市場尤其值得關注,市場規模也處于增長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包括冷鮮肉等食材貯存冷柜銷量超過2660萬臺,增速9.3%以上。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對冷鮮肉等新鮮食材需求在提高,商用冷柜市場或將迎來擴增。
近些年,隨著冷藏保鮮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進步,不管是冷藏車,還是冷藏柜、冷鮮柜、冷柜等冷藏保鮮
裝備,在精準控溫、制冷速度、冷藏鎖鮮能力、節能性能等方面得到顯著提升,并且部分高檔冷藏設備還搭載了風冷無霜、獨立循環技術,解決設備除霜“痛點”,有力地為保證冷鮮肉等肉類食材貯運、銷售等環節新鮮度和品質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以前,熱鮮肉一直占據著中國豬肉消費的半壁江山,其中多因為屠宰冷卻工藝以及冷藏保鮮技術和冷鏈運輸受限,加上消費者認識有限等原因。隨著我國人們健康飲食觀念的轉變,肉類消費結構的變化,未來我國冷鮮肉市場份額或將進一步擴大。而冷鏈物流行業的飛躍式發展,以及冷藏保鮮裝備豐富與完善也將為冷鮮肉步入發展快車道蓄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