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冬季,不利的氣象因素讓人為大氣污染防控力度進一步加大,各地也相繼展開了秋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部署。揚塵,毫無意外,也是重點監察對象。
近期,已經有不少相關條例刷新了揚塵污染治理政策名單。
如《佛山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2020修正)》,施工單位挪用列入工程概算的揚塵污染防治費用的,處挪用費用百分之三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罰款;有關經營管理者未按要求采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如《衡陽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9月25日的湖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已批準。主要對揚塵污染進行了定義,明確了產生揚塵污染的行為種類;規定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揚塵污染防治職責;明確了工程施工、生產作業、物料運輸等各類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還有不久前,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共同組織起草了《建筑施工顆粒物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這是江浙滬地區在生態環境領域首次明確統一標準,且統一監測標準并互認監測結果。
顯然,這對于跨區域聯合防控揚塵污染,是一次破壁的嘗試。
另外,近期針對揚塵污染防控的行動也不少。
如9月28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通知,2020年10月中下旬,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含消防、職業病防治)和揚塵污染防治執法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部署情況、監督檢查情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等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利用視頻監控與PM10空氣在線監測手段推進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重污染天氣嚴禁建筑施工工程停工“一刀切”開展情況等。
如山西,組織開展建筑工地施工揚塵治理“雙隨機”檢查,16個較差項目被通報。通報表示,部分單位存在停止作業后裸露土方地面苫蓋不及時不到位,濕法作業措施形式化,無揚塵檢查記錄等問題。
如衡水,全市開展揚塵排查整治行動,3個督察組對13個縣市區進行了暗訪督查。截至7月30日,檢查污染源118個,發現問題76個。現對其中6個揚塵污染嚴重的反面典型問題予以曝光。
此外,揚塵污染防治基建“補短板”工作也沒有落下。
華電重工與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簽署了《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煤場揚塵治理改造工程(EPC)合同》,合同金額為2.25億元;
上海申欣優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標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道路揚塵監測項目,要求提供微型空氣站實時監測數據,提供道路揚塵TSP實時監測數據,提供全市移動實時監測數據......
目前來看,關于揚塵指標的考核,整體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