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0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峰會暨能源產業扶貧成果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中核集團《為脫貧攻堅注入“核動力”》成功入選“能源-高質量發展及扶貧成果案例集”。
該論壇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能源報社主辦。主題為“變革賦能未來 扶貧彰顯擔當”。會議深入探討能源行業在高質量發展和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成果、發現的問題、未來的對策,集中展示能源行業、企業在轉型發展和脫貧攻堅中的典型案例和寶貴經驗,為能源行業的使命與擔當作出時代總結。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兼職教授、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委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一級巡視員吳華等百余名能源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者就加快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以及我國能源扶貧的成就和經驗展開探討交流。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我國能源企業在追求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還肩負起社會責任。能源電力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關鍵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能源電力企業在實現脫貧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推動實現國家能源高質量發展和轉型。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核集團積極履行中央企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借助政策推力,發揮市場引力,聚焦脫貧能力,激發內生動力——“四力”并舉,出實招、出硬招,真扶貧,扶真貧,走出一條富有中核集團特點的幫扶之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源源不竭的“核”動力。
從1995年開始,中核集團參與扶貧工作25年,定點幫扶的重慶石柱縣、寧夏同心縣、陜西旬陽縣和白河縣等4個縣,分別于2019年4月和2020年初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中核集團2018、2019年連續獲得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第一梯隊。截至目前,中核集團向4個定點扶貧縣選派了9名干部,全系統共有93名干部扎根在扶貧一線;“核”苗計劃先后出資2700余萬元用于貧困地區教育基礎設施項目,各類獎助學金累計資助貧困學生13000多名,其中90多名學生畢業后進入中核集團工作;通過發展莼菜、稻米、木瓜蜜等特色項目,中核集團不僅幫助貧困群眾增加了收入,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出效能,為貧困地區打造了一批“靠得住、立得久”的長效致富產業……
在全面小康社會建成之際,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中核集團將繼續凝心聚力推進各項扶貧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貢獻新的力量。(王菲 葛維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