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金陵石化安全實訓基地開門迎客。公司安全監護人員分批參加基地的理論學習測試、“7+1”直接作業安全仿真現場教學、各類作業典型違章描述考核等,全面掌握了監護真本領,從而勝任起現場安全監護的職責,擔當起現場安全的守護神。
3個月以來,300多名員工經過這里的洗禮,已從作業監護的“外行”變身安全“行家”,該公司直接作業環節的第一道防線被牢牢堅守,今年實現了安全生產無事故。
吃驚的“懵懂外行”
“啊,這個也不行嗎?平時真沒在意。”
9月23日,在臨時用電實訓區,基地培訓師指出靜電接地不能用螺紋鋼,只能圓鋼和角鋼時,新監護人員謝朝陽雖然通過了理論測試,但現場實訓還是讓他感到很吃驚。
其實,讓小謝吃驚的不止這些,為了讓實訓基地更見實效,金陵石化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用心打造基地軟硬設施,確保各項作業實訓手段齊備。基地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分為室內和室外2大區域,包括有學員信息管理系統、安全文化展示、事故警示教育、多媒體教育室、安全防護用品互動學習、應急救援裝備互動展示、高處墜落、作業沉浸式VR體驗等學習感悟區。
同時,基地還設有破土施工、起重吊裝、臨時用電、受限空間、盲板拆堵、動火作業、高處作業、支模腳手架內外架標準展示、井字型腳手架件標準展示、固定式多功能高處實訓平臺等20個實訓項目,形成了集實訓與考核相結合的綜合性實訓基地。、
負責基地培訓工作的該公司培訓專家江戎說:“這種高質量實訓,幫助監護人員在作業現場能專業和準確地發現問題,減少作業不規范以及‘低老壞’行為,杜絕“三違”,保障施工安全。”
活靈活現的“違章現場”
9月24日15:30,員工張軍走進安全互動體驗模塊,體驗安全帽的作用,此時,一枚鐵球從頭頂上方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安全帽上。
“如果不戴安全帽被砸到,這個心理和身體打擊不是常人能承受得了的!”張軍分享自己的感受。
這是實訓基地的安全體驗模塊,沉浸式體驗給學員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們久久不能忘懷。在沉浸式VR體驗場景中,事故場景得到高度還原,實現了現實中不易或無法復制的體驗場景和身心感受,加深了學員對遵守安全規定,執行作業規程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2米以下破土作業無逃生通道”“起重作業警戒區內有氣瓶”“受限作業沒有視頻監控”,在每項實訓中,設有約10個不太注意、較難發現、實用性強的考核點,解決學員在日常監護中查什么、怎么查、查的標準是什么的困惑。
實訓后考核中,學員都能正確指出展示區中存在的違章點。
“以前監護的時候只能發現一些簡單的違章,專業性較強的檢查我們想查也不知道怎么查,今后就知道了。”張軍和一名剛參加完實訓的同伴異口同聲道。
在急救裝備人機互動區,員工黃靜正通過人機互動方式進行心肺復蘇實操體驗,旁邊的電腦同步顯示著按壓力度,幫助學員感官的掌握按壓頻率與力度。隨手拿起一個防護面罩,眼前的屏幕上便立即播放防護面罩的功能和用途,人機互動主要集中常用及典型應急救援裝置和器具實物,通過語音、視頻、圖文等方式講解個人防護用品的功能、用途等知識。
“煉化企業生產事故中,直接作業環節占80%以上,而監護人員是作業環節至關重要的守護人。”該公司安環部經理曹云波介紹,“公司建設實訓基地,就是要增強包括監護人在內的各類人員發現安全隱患的專業能力,前移安全防線,將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
讓人心服的“行家理手”
“破土作業要設置硬隔離,堆土距離坑邊不得小于0.8米。”9月31日9:30,安全實訓基地一間分隔成幾個區域的大廳內,學員李志忠正在查找出破土作業教學沙盤中存在的違章問題。
“這個三級配電箱沒有責任人信息牌,不能進入作業現場。”8月26日上午,在煉油一部低硫船燃項目建設現場,業主方監護人余思雨按照臨時用電作業標準化管理要求進行作業前工器具檢查,在實訓基地參加過監護人培訓的他將所學知識用到現場,而且他指出的問題,施工人員認為“很專業”,自覺按要求改正后才進場。
今年以來,該公司各單位共申報現場反“三違”問題143項,獲評74項,上報“全員安全診斷”264條,獲評87條。有效的培訓,切實筑牢了直接作業安全關。
該公司還制定了《金陵石化監護人員與作業票評比辦法》,通過專業培訓和獎勵提升雙舉措,監護人員現場查違章水平和積極性明顯提升,切實筑牢直接作業環節安全防線。
“這次培訓很實用,在現場監護中出現的問題很快就能發現,對違章行為也敢管敢說了,施工方想糊弄‘外行’混過去的僥幸心理,也行不通了。”余思雨非常感慨。目前,他已經獲得了1枚“監護之星”獎勵,學以致用讓他成為實至名歸的監護之星。
“實訓基地已完成實訓考核300多人,計劃年底前完成1300人的實訓考核,培訓結業的員工將在各個作業監護現場發揮強有力的監督作用,切實實現安全‘零違章、零傷害、零事故’。”該公司安全總監陸鵬宇說。(竇豆 陳平軒 陳偉偉)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