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埕北6GB-17井順利完鉆,鉆遇油層斜厚43米。該井是海上油田第四批零散調整井計劃中成功實施的第一口新井。2018年至今,勝利海上已分三批實施19口零散井進行調整,累計增加動用地質儲量311萬噸,新建產能13.4萬噸。
自2006年開始,海上埕島油田通過整體部署、分區實施進行加密綜合調整。截至2017年底,除埕島油田東區外,海上已先后完成8個區塊的綜合調整,累計投產新井376口。
隨著新井陸續投產,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利用新井資料深化地質研究,對海上老區油藏不斷增加新的認識。“在斷層附近、河道邊部,還存在井距大、儲量失控、水驅儲量動用程度低的問題。”海洋采油廠科研所所長王志偉說。
通過實施零散井進行調整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舉措。零散井是局部井區部署的以完善注采井網、提高采油速度和儲量控制程度為目標的零散井位,全部利用海上老區已有平臺預留井口實施。王志偉介紹,解決在個別區塊對接部位和個別井組的交叉部位沒有油井對儲量進行控制的問題,同時進一步深化老區綜合調整,推進存量增產提效。
2018年,海洋廠精細海上老區油藏描述,深化落實剩余油分布并結合開發井網實際,共設計零散調整井19口,統籌地上地下一體化運行,分批實施。截至目前,19口油井已累計產油20.8萬噸。
今年8月,海上第四批零散井開鉆實施。整體方案以埕島油田北區館上段33河道擴邊和西北區單層井網加密為目標,共設計油井5口,動用地質儲量49.9萬噸,預計新增可采儲量22.6萬噸,新建產能2.6萬噸。
為提高儲量動用程度和單井產能,海洋廠對每口新井方案進行優化,增加靶點、井斜和泄油面積。首口成功完鉆的CB6GB-17井是雙靶點大斜度定向井,最大井斜角達81度,生產井段長度達到優化前的3.2倍。
為降低施工風險、壓減鉆井費用,海洋廠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了叢式井平臺井口與新井靶點的選擇和分配難題。將靶點置于區塊剩余油潛力大的位置,在做到井身防碰和減少鉆井進尺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井產能。(王維東 陳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