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戴安妮 通訊員 李超憲
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岳普湖縣艾吾再力庫木村,平整的水泥路穿村而過,一排排大棚簇擁著嶄新的安居房,熱鬧的金芋美食廣場橫貫其中。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貧困村,如今已變成中國石化的精準扶貧示范村,村民生活一片紅火。
艾吾再力庫木村所在的岳普湖縣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17萬余人,農業人口13.6萬人。自然環境脆弱、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后等因素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2013年,中國石化開始對口幫扶岳普湖縣,累計投入6220萬元,先后派駐2名干部到岳普湖縣掛職,開展造血式扶貧,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和特色產業,幫助貧困戶拓寬就業渠道。今年2月,岳普湖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方寸庭院打開脫貧新天地
院子里一畦綠油油的蔬菜,葡萄藤蔓纏繞著木架,棚舍內兩頭疆岳驢正站著打盹,房子里電視機、熱水器等設施齊全,女主人正用自來水洗著水果,熱情地招呼大家進來坐坐……走進岳普湖縣歐吐拉提埂村村民阿力木·阿木提的家中,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個生機盎然的場景。
從土塊庭院一片凋敝到自給自足還能創收,阿力木·阿木提只用了2年。“2018年,中國石化花了1萬元幫我們把院子修了,還給買了果蔬苗。”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說。庭院里的作物不僅滿足了自家的需求,每年還能實現創收。“庭院美了,家里環境好了,大家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中國石化幫我們建立了脫貧信心”。
不僅是阿力木·阿木提,2463戶岳普湖縣貧困戶都是中國石化2018年庭院經濟鞏固提升項目的受益者。這一年,中國石化共投入1000萬元幫扶岳普湖縣開展庭院經濟建設。貧困戶的庭院鋪上了紅磚,墻壁粉刷了,還購置了用于發展畜牧業等產業的家禽牲畜和種苗等,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十小工程”撬動大民生
巴扎是維吾爾族語集市的意思,在南疆維吾爾族聚居地區,差不多每個鄉鎮、交通路口都有巴扎。然而,偏遠鄉村的農戶只能在一個星期一次的巴扎買賣東西,十分不便。
2019年,中國石化積極推動小超市、小理發店、小餐廳等“十小工程”建設。依瑪村的惠民小巴扎就屬于“十小工程”之一,2019年6月起開始營業,一到中午就格外熱鬧。阿卜拉江烤肉店里的羊肉湯大鍋冒著白色蒸汽,切面店門外烤包子的爐子剛剛點燃的炭火散發出騰騰熱氣,美發屋里幾名年輕女士正在做造型。
“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既能顧著田地,還能照顧孩子。”阿娜爾古麗·買買提是切面店的老板,也是曾經的貧困戶。有3個孩子要照顧的她只能等到最小的孩子上幼兒園才能出門工作賺錢。然而,沒有技術、沒有資金,怎么辦?當地駐村工作隊了解她的情況后,幫她到鎮上學習切面手藝、去喀什采購切面機器,開了這家切面店。“現在,一個月能掙2000元,已經脫貧了”。
目前,“十小工程”已在岳普湖縣8個鄉鎮21個村莊建設251間商鋪,真正解決了貧困戶出遠門難、就業難、增收難的問題。如今,這里的集市熱鬧歡騰,這里的村莊欣欣向榮。
扶貧7載,中國石化用一個個小項目撬動大民生。2020年,岳普湖縣將發展的目光瞄向旅游業。位于鐵熱木鎮10村的達瓦昆景區屬于國家4A級景區,具有開發潛力。岳普湖縣政府著手對該景區進行整體提升改造。中國石化向該項目投入幫扶資金1100萬元,用于包含美食街在內的馕文化產業園及11棟民宿項目改建。項目正式運營后,將解決約150人的就業問題,所得營業利潤將用于無勞動力及困難家庭的生活補助。
岳普湖紅棗銷往全國各地
岳普湖縣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日照時間長,適宜棗樹生長,紅棗個頭大、口感好。特別是近兩年,當地進行土地改良后,全程不使用農藥,綠色天然有機。
然而,銷售渠道有限、市場信息滯后,棗子豐產卻不豐收。喀什新鑫果業負責人劉留拴介紹,當地很多貧困戶辛辛苦苦一年,就靠賣棗的錢來養家。穩定暢通的銷售渠道對岳普湖縣村民而言至關重要。
2019年以來,中國石化帶著岳普湖縣紅棗企業積極參加易享節、湖南鳳凰縣組織的特色農產品展銷會等各種活動,推廣岳普湖紅棗。全年幫助縣里銷售紅棗近600萬元。
打造品牌是提高扶貧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中之重。中國石化推動大棗向深加工發展,并把岳普湖大棗引入中國石化自有品牌“陽光巴扎”,并設計專屬定制包裝,目前已在遍布全國的易捷便利店銷售。
教育醫療多管齊下解民憂
行走在岳普湖,大片的鹽堿地不時映入眼簾。這里的水質鹽堿度高,水質較硬。為了確保學生飲水安全,中國石化投資150萬元,陸續為全縣177座中小學配置凈水設備,不僅可以過濾水質,還可以加熱。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多年來,中國石化加大教育扶貧力度。2016年,投入19.3萬元為63名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補助;2019年,投入30萬元組織37名貧困學生赴北京參加“感恩中國北京行”夏令營;今年6月1日,為當地貧困中小學生捐贈文具書包等。
岳普湖縣有154名腦癱兒童,整個喀什地區卻無專業的腦癱兒童康復中心。很多家庭因長期治療致貧返貧。為了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2019年4月岳普湖縣成立腦癱兒童康復中心,但仍缺少資金、設施和康復設備。中國石化了解情況后,立即投入資金100萬元,用于購置康復設備。后續預計投入150萬元,進一步完善設備設施,打造設備設施完善的兒童康復中心。
去年以來,中國石化已投入50萬元,為97個村、鄉鎮衛生院及社區配備143臺移動式消毒機設備,降低肺結核病的傳染率,服務全縣肺結核病患者1245名。今年疫情期間,中國石化向岳普湖縣捐贈5噸消毒液原液及1000只醫用口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