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臭氧發生器市場競爭分化明顯
目前,國內臭氧發生器市場競爭分化明顯。在中、小型臭氧發生器市場,產品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企業競爭手段趨向于以價格競爭為主;大型臭氧發生器進入壁壘較高,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數量較少。
1、中國臭氧發生器行業競爭者數量相對較少
目前,國內臭氧發生器生產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據不完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6月,國內臭氧發生器相關生產企業數量為709家,其中小型企業占據大多數。
中國臭氧發生器行業的頭部企業主要包括國林科技、新大陸、玨辰環保科技、賽萊默、蘇邦環保、三康、瑞邦、康爾、百悅康等。
2、中國臭氧發生器企業區域集中度較高
截至2020年6月,通過企查貓查詢得出的709家企業中,大部分企業分布在山東、江蘇和廣東地區,三個省份企業數量占全國的59.1%。前五省份企業數量占全國的75.5%。整體來看,臭氧發生器行業區域市場集中度較高。
注:浙江省企業數量占比為5.5%。
3、大型臭氧發生器進入壁壘較高 行業競爭分化明顯
目前,國內臭氧發生器市場競爭分化明顯。在中、小型臭氧發生器市場,產品的技術要求不高,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新進入的企業一般從低端的中小型產品做起,參與競爭企業較多,競爭相對激烈,競爭手段趨向于以價格競爭為主。
而在大型臭氧發生器市場,競爭則相對溫和。大型臭氧發生器制造需要核心臭氧技術的支撐,對設備的穩定性與高效性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國內掌握核心臭氧技術的企業不多,僅有十幾家。同時客戶在高端應用領域的臭氧設備采購中,對供應商設定了很高的技術條件、規模要求和既往工程業績的要求,進入門檻較高。
4、水處理成為臭氧發生器主要應用市場
目前,中國臭氧發生器主要應用于水處理、食品行業、煙氣脫硝領域,2019年,臭氧發生器在水處理領域(包括飲用水、市政污水、工業廢水、泳池用水等處理)應用市場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5%左右,其次為食品行業,應用規模占比達到14%左右,煙氣脫硝領域應用市場比例為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