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頁23號集氣站輸氣管線腐蝕嚴重,經常出現穿孔現象,既影響了氣井正常采氣,又增加了管線安全風險,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技術人員為氣井加注緩蝕殺菌劑后,目前該站管線已連續4個月沒出現腐蝕穿孔現象,措施后累計增氣30萬立方米。
涪陵頁巖氣田已開發了8年,井筒和地面集輸系統受微生物電化學腐蝕難以避免。據統計,涪陵頁巖氣田月均因管線腐蝕穿孔高達數十次,多口氣井因油管腐蝕穿孔導致水淹停產,嚴重影響了氣田正常生產,經濟損失大,同時還存在頁巖氣泄漏風險,氣田集輸系統的腐蝕已成為影響氣田安全高效開發的一大“痛點”。
為此,涪陵頁巖氣公司積極組織技術力量,聯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開展了涪陵頁巖氣田集輸系統腐蝕機理及防治技術研究,專門研發了一種新型緩蝕殺菌劑,先后在焦頁37號集氣站、焦頁19號集氣站及DN550集輸干線開展藥劑現場試驗,經過現場抽樣檢測表明,該殺菌劑有較強的殺菌效果,同時對腐生菌、鐵細菌等也有高效的抑制作用,可有效緩解集輸設備及管網腐蝕穿孔問題。
借助這一科研成果,公司從今年開始,大規模地開展集氣站及集輸管網緩蝕殺菌劑加注工作,制定《涪陵頁巖氣田集輸系統整體防腐蝕方案》,建立運行大表,按照“輕重緩急,持續改進”的原則,不斷優化調整殺菌劑加注制度,采取泡沫排水加注、氣動泵加注、修井作業加注等方式,為氣田各集氣站以及DN550、DN450、DN300等集輸干線加注緩蝕殺菌劑。
與此同時,公司還研發了國內首套頁巖氣微生物和二氧化碳腐蝕預測軟件,目前已運用于氣田500多口氣井當中,預測準確率達80%,使氣田集輸系統防腐工作有了針對性和預見性,不僅有效減少了涪陵頁巖氣田維護成本,降低了頁巖氣開發安全風險,增加了氣井開采的有效時間,同時也為國內頁巖氣安全高效開發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
通過積極推進氣田集輸系統防腐技術運用,今年以來,涪陵頁巖氣公司累計對34座集氣站、125口氣井以及22條氣田集氣支干線進行了緩蝕殺菌劑的加注,腐蝕穿孔由之前的23次/月降至目前的12次/月,開井時率由99.4%提升至99.7%,累計增產頁巖氣612.1萬立方米。
(戴瑩 葛梁茜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