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普光氣田產出水深度處理站的生產負荷首次提至50%,產出水的質量全部合格。至此,有著石油石化系統最大“凈水器”之稱的普光產出水深度處理站,開始平穩生產下游所需的成品水。
????據普光氣田采氣廠水務主辦羅廷輝介紹,普光氣田產出水深度處理站滿負荷運行后,每天能將從3個渠道收集來的1000多立方米廢水制成成品水,再補充進下游天然氣凈化系統的循環冷卻水中,實現回收利用。這樣一來,普光氣田每年可減少從河流中取用新鮮水約30萬立方米。
????普光氣田所在的川東北地區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地表自然環境敏感,而地下天然氣中硫化氫含量極高,集劇烈毒性和強腐蝕性于一體,伴隨著天然氣一起從氣井采出來的水中,含有硫元素和有毒有害成分。為此,普光氣田專門建設3座水處理站和4口回注井,將這些采出水全部處理達標后,通過回注井補充回地層,實現“水從哪里來還回哪里去”。因而,普光氣田整個天然氣集輸流程始終保持廢水“零外排”的紀錄。
????然而,經過10多年的開發,普光氣田每天的采出水量從最初的幾十立方米增加到如今的600余立方米,現有的回注井已經無法滿足回注需求。這些不能排放、無法直接回注地層的氣井采出水,成為制約氣田生產的難題。
????“一方面有水卻沒有地方放,一方面天然氣凈化流程每天需要從河流中取用上萬立方米新鮮水,何不把那些采出水處理后加以利用?”普光氣田天然氣技術管理部負責水務工作的歐天雄首先提出了這個想法。
????當然,可以實現資源化利用的廢水還有其他來源。兩年前,普光氣田為降低地下采出氣中氯離子的濃度,減輕對下游天然氣凈化裝置的腐蝕,專門建設了大型水洗脫氯裝置。這套裝置雖在氣田安全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何處置它每天產生的約240立方米廢水又成了新的課題。另外,下游的天然氣凈化裝置每天產生的約120立方米廢水,也亟待改變以往外包處理的方式,實現經深度處理后回收再利用。
????基于這些因素考慮,普光氣田經多方論證,于2018年啟動了產出水深度處理項目,并根據水量變化趨勢將該項目的處理能力設計為每天1200立方米。
????“這個項目不僅滿足了氣田綠色開發的需要,保持了對外不排污水,還減少了從大自然中取水。”歐天雄說,“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我們肩負使命在這里開發清潔資源,更有責任保護好這里的綠水青山。”(張毅 張作軍)
標簽:普光氣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