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中標國內多個地區民生水利工程,項目首批大口徑蝶閥順利交付,與廈門大學達成閥門技術研發戰略合作……盡管不少企業受疫情影響呈疲軟態勢,但位于南安侖蒼高新技術園內的歐冠閥門科技有限公司卻格外忙碌。今年上半年,歐冠閥門已同多個地區水利工程項目簽訂數千萬元訂單。
進軍水利工程板塊
“十年磨一劍,鑄就新亮點。”為積極響應國家水利工程大開發、造福民生的號召,歐冠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全面進軍水利閥領域。其自主研發、生產,并提供水利閥門系統解決方案。公司總經理吳文忠告訴記者,用精湛技術做好漏損控制,確保民生項目供水安全,實現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這是作為閥門人最基本的擔當。
隨著經濟發展,國內給排水工程建設重點已擴展到二三級城市及部分鄉鎮。“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處理率的提高,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也將為城鎮帶來不少給排水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投入,亦將為閥門行業尤其是給排水閥門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吳文忠向記者解釋道,好的行業前景,更需要好的閥門產品,打鐵還需自身硬,歐冠始終堅持把品質放在第一位。
經過全體歐冠人齊心協力,公司取得了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書、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新華節水認證、美國石油協會API 6D的產品認證證書。“水務系統閥門效益,在公司原有產品產值的基礎上提升了60%,更是出口至歐洲等多個地區。”吳文忠分享道,這都得益于企業長期對核心技術的執著鉆研與開發。
“創新是企業的第一驅動力,只有不斷研發才能處于不敗之地。我們與臺灣多個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聘請臺灣行業專家成立技術研發中心,建立核心研發團隊。”吳文忠表示,他們邀請來自臺灣的總工程師姚工主導研發的新型閥門產品達到了節能、高效、安全等多項綜合領先指標。
年出口額300萬美元
閥門屬于高端精密裝備的關鍵性部件,廣泛運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供熱、供水、環保、航天等行業,基于國家對能源的高度重視,閥門也是一個和國家戰略資源配套的關鍵性部件。因此高端產品更受市場歡迎,多功能活塞式流量調節閥便在其一。
“閥門的密合度不夠會引起漏水,產生不必要的浪費。據相關數據表明,由于供水管網漏損嚴重,全國城市供水年漏損量近100億立方米。使得國家斥巨資給各地城市的調水有不少白白流失。”姚工坦言,作為關鍵的一環,做好漏損控制是確保城市供水安全主題,也是實現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必要途徑。
此外,大部分偏遠地區沒有電網,這就使得無法使用電控閥門。為了讓這個設備通電,拉電網成本相當高,少則上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手動閥門更是處于環境潮濕、常年靜止不動于戶外管道井內,若組成部件被銹蝕黏結在一起,人力很難開啟。姚工分析起整個行業現狀,如何突破成了關鍵。
“響應國家號召,節能減排是首位,再就是功能性及實用便利性。該活塞式調流調壓閥與人工及電控閥門的不同之處在于,是遠程可控的智能水務閥門。無須借助外力,利用流體管件本身自帶的前后壓力差,通過在水務閥門中植入嵌入式的PCL編程,基于運行過程中的狀態監測,可實現遠程操控閥門自動開啟及關閉。”歐冠科技展廳內,姚工如數家珍般向記者分享。
作為業內首創,歐冠閥門技術研發團隊通過重新規劃設計,讓該產品更符合流體力學、應力學、材料學,目前該產品出口歐洲等地區,銷售金額達300萬美元,吳文忠表示目前國內市場也在推廣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