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柏汝
□經濟復蘇弱于預期
□OPEC+產量增加
中國石油網綜合消息 9月4日,國際油價大幅下挫,WTI原油收于每桶39.77美元,跌幅近4%;布倫特原油收于每桶42.66美元,跌幅3.2%。上周WTI原油累計下跌7.4%,布倫特累計下挫5.3%,均為6月以來最大周跌幅。市場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需求低迷及供應充裕抵消了美元走弱帶來的支撐。
需求方面,美國汽油需求下降,歐洲疫情再次蔓延,經濟復蘇弱于預期抑制油價上漲。EIA周數據顯示,美國汽油日需求量從916萬桶降至878萬桶。澳新銀行研究(ANZ Research)認為,夏季出行旺季結束,美國許多煉廠未來幾個月將因檢修關停,煉油利潤處于近10年最低水準,將影響原油需求,并已使美國原油價格承壓。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近日,西班牙、法國、德國單日新增病例數有所增長,打擊了市場對原油消費恢復的信心。
供給方面,OPEC+產量增加,加劇市場焦慮情緒。據路透社研究,8月OPEC原油日產量環比增加100萬桶,這是OPEC原油日產量連續第二個月增加。俄羅斯8月原油和凝析油日產量986萬桶,環比增加5.1%。受臺風影響,美國原油日產量近3年來首次跌破1000萬桶,截至8月28日當周環比減少110萬桶,至970萬桶。但市場普遍認為,這只是暫時影響,不足以支撐油價。
展望未來,短期看,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在媒體上表示,OPEC+減產是當前油價的主要支撐,雖然美國原油產量出現反彈跡象,在部分國家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歐洲疫情再次蔓延,打擊了市場對原油消費恢復的信心,國際油價將維持震蕩態勢,波動特點依然是幅度小、區間窄。長期看,高盛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新冠疫苗明年春天可能更廣泛使用,將抵消原油需求下滑,支撐2021年石油市場。大宗商品研究集團(Commodity Research Group)認為,保持美元貶值符合美國經濟利益,2021年美元可能仍將承受壓力,這將給原油價格帶來一些提振。
標簽:國際油價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