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 ,記者在長嶺煉化制氫裝置了解到,裝置“節能增效攻關小組”采用“盡量多用水”等具體措施,成效顯著。
“持續攻關創效”行動啟動以來,長嶺煉化制氫裝置“節能增效攻關小組”全面梳理裝置的水、電、氣等能源消耗情況。針對水耗偏高,他們仔細調查核對裝置各運行段的工藝數據,并制定出“盡量多用水”等節能增效措施。
多用水,就是指多用除鹽水。制氫裝置設計有利用局部高溫生產中壓蒸汽的汽包,除鹽水則是生產中壓蒸汽的原料。攻關小組根據化驗分析數據,指導班組適當減少汽包的排污頻次,將以往每天排污一次,改為每周排污三次,減少除鹽水損耗。同時,他們指導運行崗位利用好轉化爐的高余熱,合理調整汽包產汽溫度,在保證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將充足的余熱量來生產出更多中壓蒸汽。措施實施以來,制氫裝置自產的3.5兆帕蒸汽量由75噸/小時增加到了80噸/小時,裝置實現高產氫氣的同時,富產中壓蒸汽,整體運行效益提升。
與此同時,裝置“節能增效攻關小組”還針對冷換系統循環水使用量偏高,對全裝置使用循環水的換熱器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研究,對每臺換熱器相應的運行工藝進行分析,制定不同的改進措施,實行“能降則降、能關則關”的優化策略,調整換熱器循環水使用量。通過措施的實施,裝置循環水使用量同比減少了約30噸/小時。
裝置還組織基層班組開展節能降耗勞動競賽,依靠集體智慧積極持續尋找設備工藝操作的*佳方法,讓每一低能耗產生更大效益。截至目前,裝置綜合能耗達同類裝置*。
(張勇 萬艷芳)
標簽:制氫裝置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