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消息,深圳市橄欖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橄欖醫藥”)獲得1500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君盛投資旗下基金投資。據悉,本輪資金將用于公司臨床前項目的開發。
資料顯示,橄欖醫藥是一家開創性小分子藥物療法開發商,立足于中醫藥和天然植物,采用現代生物醫藥技術,圍繞衰老及相關代謝紊亂等疾病,挖掘具有防治潛能的開創性小分子藥物療法。據不完全統計,橄欖醫藥所屬領域醫療健康本年度共有34筆融資。
近年來,在國內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下,創新藥審評審批提速,上市的步伐加快。在此背景下,不少醫藥生物企業加碼創新藥領域,加強研發投入,甚至開啟多元化融資渠道,以期實現快速發展。
業內指出,融資與研發對創新藥企而言意義重大。一般情況下,研發一種新藥少則需要十年,多則需要幾十年,且面臨研發成本高、風險大、回報周期長等難題。而我國的藥企大部分為中小型規模,在研發投入方面存在困難,一旦投入巨額資金,項目倘若失敗,損失將會非常慘重。
從公開信息來看,近期除了橄欖醫藥以外,還有多家藥企相繼完成融資,加碼創新藥領域。例如,8月5日,抗菌新藥研發企業盟科醫藥宣布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蓋資本領投,國藥中金醫療產業基金和清科資管共同參與投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推進和擴充臨床管線研發,以及中國市場的全面自主商業化。
德琪醫藥日前宣布完成9700萬美元C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繼續鞏固和加強研發管線,推動血液瘤和實體瘤產品的臨床開發,同時增強在亞太市場的商業化運營能力,繼續提升早期藥物自主研發的能力。
7月 27日,全球知名私募股權機構華平投資領投了對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共計1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的資金將用于助力海和藥物加速推進多個抗腫瘤新藥在全球范圍的研發和產品上市,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藥物選擇。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中國生物醫藥與技術領域至少完成了97項融資,并且部分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獲得了可觀的資金支持。例如,今年6月,藥明巨諾完成了1億美元的B輪融資,募集資金將用于持續推動CAR-T療法JWCAR029的臨床研究、進一步擴充研發管線和商業化準備以支持新產品上市。
同時根據公開信息,今年上半年以來,至少有12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成功IPO,其中有7家公司選擇在港交所或科創板上市。并且在這12家公司中,有多家在進行腫瘤、自身免疫疾病藥物的開發,例如康方生物、諾誠健華、天境生物、澤璟制藥等。
另外,今年下半年,國產創新藥即將進入密集上市期。根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預測,今年下半年至少將有11款重磅新藥獲批,其中包括7款國產創新藥。可以預見,未來在監管部門、產業人士、資本機構等共同努力下,國產創新藥加速邁進黃金十年,創新藥產業將呈現蓬勃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