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大數據50強 金電聯行加碼工業智能化
——專訪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曉忻
中國工業報 余 娜
8月26日,在2020(第五屆)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上,金電聯行榮獲“2020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躋身“2020數字賦能先鋒企業30強” “2020新基建明星企業”,并被《2020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評為“2020大數據企業投資價值百強榜”。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科技公司,金電聯行以人工智能為驅動,開創全新的大數據智能生態系統,目前已開發出30多條產品線和百余套智能產品。來自賽迪顧問《2019中國公共信用數字化試產個白皮書》的統計顯示,金電聯行在多個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第一。
金電聯行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搭建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與“新三板”提供的直接融資能否互為補充?借助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革新,金電聯行如何向“大數據+傳統工業”領域延伸?企業上市,又將對金電聯行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帶著上述問題,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了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電聯行”)董事長范曉忻。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中國工業報:金電聯行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搭建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與“新三板”提供的直接融資能否互為補充?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范曉忻:金電聯行搭建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本質上是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或為其提供增信。該平臺主要是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合作,為中小企業提供間接融資,與新三板交易市場互為補充,讓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再局限。
面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老大難”問題,我們主要推廣的解決方案是蕪湖模式。這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當下,一種重要的企業融資創新模式。
蕪湖模式是四方參與、四方受益,簡單講就是政府搭臺,并提供風險保證金,也可由擔保公司提供風險擔保,再由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這套機制要運轉起來需要征信機構的參與,比如金電聯行。作為在央行備案的征信機構,金電聯行不僅能夠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搭建信息互通的橋梁,還可通過征信報告為中小企業獲得銀行授信提供依據。
中國工業報:作為國內信用領域的大數據軟件廠商,金電聯行緣何能牢牢占據國內信用體系建設和探索的第一陣營?
范曉忻:信用市場是金電聯行深耕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我們在政務市場中的主戰場。當前,中國的信用建設一直處在一個相對不溫不火的狀態。與西方一些國家的比較先進的信用體系相比,我們還處在一個爬坡發展追趕的階段。
作為一家大數據科技公司,金電聯行致力于打造“數據約束力”,促進各個領域信用體系的完善。我們相信只有數據打通,才能實現所謂的“聯合懲戒”。
數據正好是我們的強項,我們有五層架構,通過技術能力,實現了在市場上的差異化競爭。別人可能更多的是在搭各個模塊,去組成一個信用應用的場景,而我們更多是從數據出發,先去處理各個委辦局的數據,把這些數據打通、管好、處理好,然后再通過我們的模型體系去支持各種各樣的場景。
布局“大數據+傳統工業”
中國工業報:借助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革新,金電聯行正從“大數據+金融”、“大數據+信用”等向“大數據+傳統工業”進行延伸。傳統工業企業的生產方式、組織形式是否面臨新一輪變革?金電聯行進行了怎樣的考量和布局?
范曉忻:向“大數據+傳統工業”進行延伸,是金電聯行目前所有工作的重點。傳統產業的轉型發展是這兩年國家一直在推動的,我們已切身感受。而從一個更大的層面來講,如果工業不能實現轉型發展,我們面臨世界各方面的壓力可能會更大,人口紅利優勢也將所剩無幾。怎么辦?
大家可以看到,大數據來支撐金融,是5年前的熱門話題。除了金融,我們其實可以再站的高一點,這些就是行業和產業的拓展、延伸,我認為最終的主戰場是工業,因為這是中國經濟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部分。
談到金電聯行在工業領域的具體布局,我們是在2018在上海建立產業事業部,2018年底建立產業研究院,目前產業研究院數據庫的壓數量已經超過了北京,成為最大的研究院。公司在工業領域的布局力度和決心都很大。
具體的做法,可稱之為工業智能化。從產業角度來看,可歸納三個部分,即智能生產、智能運營、智能生態。其中,最核心的能力還是底層數據能力,要實現在幾乎所有的場景下都能通過底層數據進行互聯,你的場景才能有生命力,未來才有擴展性。
中國工業報:金電聯行目前是否已經啟動Pre-IPO融資?相關上市輔導工作進展如何?上市將對金電聯行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范曉忻:當前,金電聯行的確是在做科創板上市的準備工作,我們也接受了多輪的輔導,包括我們啟動了Pre-IPO融資。
針對企業上市的影響,我認為無論當下、未來還是過往,上市對于企業的支撐非常明顯。尤其在當下,科創類企業往往選擇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擴大企業影響力。而進入二級市場,企業就能更多進入公眾公司的行列,能夠取得更多的市場影響力。
金電聯行也是希望能夠抓住當前這樣一個最好的契機,參與其中。我想這一進程并非我們能左右,而且也急不來。當前,我們公司內部已經和相應的輔導機構在做相關上市準備工作。至于今年年底能否實現上市,還需取決各方籌備工作的具體進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