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中揚
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期貨(Futures)、遠期(Forwards)、互換(Swaps)和期權(Options),具有杠桿性、復雜性和風險性的特征,以及規避風險、價格發現、資產配置的功能作用。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依法依規,以風險為導向,結合實際抓重點,對金融衍生品業務開展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助力公司防范金融衍生品業務風險于“初”和“小”,使金融衍生品業務真正成為公司風險管理的工具,而非隱患。
金融衍生品業務面臨的主要風險
筆者所身處的國有企業金融衍生品業務主要面臨以下風險:
(一)敞口控制風險。如未細化應急管理機制,當套期保值盈虧敞口超過公司授權時,未及時發現或未及時采取止損措施,導致風險急劇增加、損失迅速擴大。未建立統一的市場風險管理系統,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公司整體風險情況等。
(二)交易操作風險。如期紙貨貿易中交易人員和審核人員崗位及職責未完全分離;金融衍生品交易指令傳遞有誤、執行不當,與委托單位就代理進口原油套期保值確認不當、未按照權限和流程進行審批,導致交易機會錯失、頭寸和盈虧統計不準確、交易結算差錯等,損害公司利益。交易數據錄入不及時、不準確等。
(三)監管風險。如未能制訂符合公司業務實際的金融衍生品業務管理制度;未對衍生品保證金制定預警線;場內保值交易風險未有效分散;部分業務未納入風險管理部門的統一監控范圍內,未確立統一的衍生品業務管理部門;內部監督部門無完整的交易查詢權限,未有效履行監督職能等。
金融衍生品業務審計的依據、內容及方法
對于中央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應依據《關于切實加強金融衍生品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辦法》,公司金融衍生品業務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權限指引、重大重要風險清單等規定,以衍生品業務重大重要風險為導向,綜合運用查閱資料、統計分析、交易及風控系統查詢、人員訪談等方法,在內審工作中重點考察金融衍生品業務開展情況,切實防范金融風險。
針對套保原則遵守情況,應重點檢查是否嚴守套期保值原則,以降低實貨風險敞口為目的,與實貨的品種、規模、方向、期限相匹配,與企業資金實力、交易處理能力相適應,是否開展任何形式的投機交易。
具體而言,第一要考察交易品種是否與主業經營密切相關,是否超越規定的經營范圍。交易工具是否結構簡單、流動性強、風險可認知。持倉時間是否超過12個月或實貨合同規定的時間,是否盲目從事長期業務或展期。對于此類情況,可以采取以下的審計方法:查閱國資委關于公司開展境外商品衍生業務的批復文件、關于境外套期保值業務對外付匯額度的批復文件、所在企業集團總部關于公司開展境外商品衍生業務的授權文件、年度金融衍生品業務計劃申請及批復文件等資料,檢查有無超批復經營范圍開展業務問題。通過交易信息系統查閱金融衍生品業務交易臺賬,關注成交日與合約月,檢查有無持倉時間超過限期問題。
第二要考察商品類衍生業務年度保值規模是否超過年度實貨經營規模的90%,時點凈持倉規模是否超過對應實貨風險敞口,所屬不同子企業、不同交易品種的規模指標是否相互借用、串用,套期保值對應關系的建立、調整和撤銷是否符合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是否頻繁短線交易。針對此類情況,可采取以下的審計方法:查閱公司及不同子公司年度金融衍生品業務計劃批復套期保值規模,統計分析實際金融衍生品業務時點凈持倉數據,檢查是否存在超倉超規模問題;梳理分析衍生品交易業務類型,查閱套保對應關系的制度規定、ERP系統設定,查閱分析套保業務對應匹配的實貨風險敞口情況、操作方案、交易合理性說明、有效性評價等資料,檢查套保對應關系是否符合實際需要,是否開展任何形式的投機交易。
第三要考察是否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是否將績效考核、薪酬激勵與金融衍生品業務單邊盈虧簡單掛鉤。此類情況可查閱績效考核制度、年度績效考核指標及結果、工資總額計劃、年終考核兌現等資料,與人力資源部門、交易部門相關人員進行訪談,檢查金融衍生品業務激勵約束機制是否科學合理,有無片面強調衍生品單邊盈利導致投機行為。
針對風險管控情況的審計方法
筆者所處國有企業的風險管控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是否制定完善且行之有效的金融衍生品業務管理制度,明確相關部門職責、業務審批程序、風險管理要求、止損限額(或虧損預警線)、風險預警和處置機制、應急處理、監督檢查與責任追究等內容。
審計方法:查閱金融衍生品業務管理制度、實施(操作)細則、內部控制制度、權限指引,檢查相關內容是否完整、明確。統計分析金融衍生品業務時點凈持倉數量及盈虧數據,結合管理制度及權限指引規定的止損限額或虧損預警線,檢查有無發生超出敞口頭寸、預警及止損限額問題及平倉、止損等應急處理情況。
2.是否建立金融衍生品業務風險管理垂直管理體系,操作主體風險管理部門是否獨立向上級上報風險或違規事項。
審計方法:查閱組織架構,風險管理部門職責,預警、止損、報告及應急處理的路徑和程序,重大風險事項有關報告資料,檢查風險管理垂直管理體系建設情況,發生開展投機業務、單位負責人違規操盤、被強制平倉、超過年度計劃核定的各項限額指標(或預警線)、產生重大損失風險、重大法律糾紛、引發重大不利社會影響等重大風險事項時,風險管理部門是否獨立及時向上級垂直報告。
3.是否通過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等信息化手段監控業務風險,實現全面覆蓋、在線檢測。場內保值交易風險是否有效分散。
審計方法:查閱ERP系統、金融衍生品業務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業務信息系統,檢查是否建立統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是否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公司整體風險情況。查閱分析金融衍生品管理制度、上報證監會的境外期貨交易情況月報、期紙貨交易明細等資料,檢查制度中是否明確單一期貨經紀機構和單一交易對手的持倉限制,實際交易是否突破,風險是否有效分散。
針對業務操作及制度執行情況的審計方法
筆者所處國有企業的風險管控業務操作主要可從以下四種情況進行審計。
1.是否設置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交易部門、財務部門,是否嚴格執行前中后臺不相容崗位、人員分離原則。
審計方法:查閱組織機構設置、部門職責、人崗匹配資料,檢查是否嚴格執行前中后臺分開、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檢查是否存在同一部門既負責開展交易,又負責管理風險問題。查閱領導班子分工資料,檢查是否存在同一公司領導既分管風險管理部門,又分管交易部門,權力是否得到有效制約。查閱授權文件、業務信息系統交易記錄等資料,檢查是否存在相關人員同時擁有交易權限和審批權限,是否存在同時作為交易員、審核經理進行期紙貨交易問題。
2.是否董事會或班子會負責交易授權審批,授權是否明確有交易權限的人員名單、交易品種和額度,人員職責發生變更時是否及時中止授權或重新授權,公司負責人是否直接操盤。
審計方法:查閱授權管理制度、授權會簽審批文件、交易部門人員職責變更情況、授權變更文件等資料,檢查有無違反授權管理問題,公司負責人是否擁有交易權限;查閱交易指令,同時與授權管理部門、交易部門、風險管理部門,以及公司管理層進行訪談,檢查公司管理層是否以個人名義直接下達交易指令或直接參與交易的問題。
3.公司財務部門是否對保證金等資金賬戶進行專門管理,規范資金劃撥和使用程序,加強日常監控,動態開展資金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是否嚴格履行保證金追加審批程序。是否以個人賬戶(或個人名義)開展金融衍生品業務。
審計方法:查閱保證金預警線相關指標、風險提示、動態監控、實際預警情況及處理結果等資金預算管理、保證金賬戶、保證金(追加)審批、保證金日報、保證金收支臺賬等資料,檢查有無保證金管理問題。
4.是否建立風險管理部門每日報告制度,風險管理部門、交易部門與財務部門是否每月核對,風險管理部門、交易部門是否每季度向管理層報告業務開展情況。
審計方法:查閱衍生品管理制度、全口徑風險日報、保證金日報、月度統計報表、季度報告、年度專項報告,以及每月核對資料等,檢查報告制度及執行情況,是否將各類報告、報告及時報送上級機構,是否出現錯報、漏報、瞞報等情況。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