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科技革命、全球化、地緣政治影響中國能源發展

作者: 2020年08月28日 來源:中國能源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在25日晚間舉行的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表示,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正面臨二戰以來的最大變化。其間,有三條基本線索將對中國能源發展帶來影響。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在25日晚間舉行的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表示,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正面臨二戰以來的最大變化。其間,有三條基本線索將對中國能源發展帶來影響。

第一,科技革命。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重塑全球競爭格局,成為影響能源格局的重要力量。新科技革命給中國能源轉型帶來了機會。經過四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能源領域的技術變革很快,大型發電機組效率、特高壓電網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

第二,全球化。未來比較長的時間,全球化會處于低迷狀態,這對全球能源消費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另外,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全球油氣產能可能會明顯高于市場需求,這在比較長的時間里有利于中國降低進口能源成本。

第三,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地緣政治的復雜性明顯增大,增大了中國能源供給國際通道的安全和能源安全供應的風險。

此次論壇上,王一鳴預計,“十四五”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速將明顯放緩。人均能源消費水平會有上升壓力,這對節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中國大規模經濟體、大規模市場的優勢繼續擴大、進一步顯現。中國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也會增大。

王一鳴分析,“十四五”期間,中國能源的綠色轉型步伐會進一步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能源轉型,是最安全的戰略。同時,推動能源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把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能源新型技術有效嫁接,建設數字化智能化能源系統,創新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新業態新模式。

他認為,“十四五”期間,中國應繼續推動能源的開放合作。在能源技術合作領域、在資源領域、在全球能源治理體系建設方面,都要繼續推動國際合作。中國還需要繼續深化能源市場化改革,包括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成品油、居民用氣、用電價格還有繼續市場化改革的空間等。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人工智能 大數據 物聯網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