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烈日當空,中原油田熱力分公司辦公樓里空調運轉正常。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該辦公樓日常用電很大一部分來自樓頂的光伏發電。
作為已開發40余年的老油田,中原油田面臨著油少人多、接替資源不足等問題。發展新能源產業是調整能源結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也是踐行集團公司“一基兩翼三新”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今年,中原油田立足自身實際,把光伏發電、余熱利用等納入了發展規劃。
中原油田本部位于豫魯交界處,太陽能介于二級與三級有效光照之間,每年日照時長2442小時,屬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全國高值地區之一。同時,油田前線采油廠擁有廣闊的廠礦區域,為鋪設光伏發電設施提供了場地。油田電網建設較為完善,具有相對獨立的輸變電配套設備。中原油田年用電量超過10億千瓦時,具備新能源電力消納能力。
早在2016年底,中原油田就在馬廠聯合站、橋口聯合站運行了2個光伏發電項目,至今已安全運行3年半。今年7月,油田自行投資在熱力分公司辦公樓屋頂建設了光伏發電試點項目。該項目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為該公司機關辦公系統提供電能。項目投資36萬元,年發電13萬千瓦時。按照當前電費0.6125元/千瓦時價格計算,該項目年電費收入8萬元,4.5年可收回投資。
目前,中原油田還在對光伏發電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下一步,將形成屋頂光伏發電應用標準,并進行光伏發電項目推廣。
今年,中原油田還推進了余熱資源利用項目。東濮老區有聯合站8座、中轉站5座,日處理污水量8.3萬立方米,采油采出水余熱資源豐富。經過凈化處理的采油采出水溫度在38攝氏度左右,除冬季用于生活區采暖外,其他季節均未利用,全部回注地層。油田計劃利用熱泵提取這部分余熱,替代聯合站內加熱爐加熱。同時,熱泵用電則由各站內閑置屋頂及空地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提供,實現“余熱+光伏”多能互補。油田計劃開展濮城采油廠、文衛采油廠、文留采油廠及濮東采油廠4個余熱利用項目。目前,這4個項目的可研報告已完成,下一步重點在濮城采油廠實施。
同時,中原油田也具有新能源方面的人才優勢。油田熱力分公司、供電服務中心等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學習后可轉變為新能源專業隊伍。
(李慧 王彥坤)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