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人民網
核心閱讀:
新型基礎設施能夠助推能源數字經濟發展,是探索能源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建立能源數字經濟衡量的有效方式。建議加速構建并持續迭代新型基礎設施在能源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黨中央多次強調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進一步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范圍。新型基礎設施作為推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重要手段,將為推進能源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
新型基礎設施與能源數字經濟關系緊密
新型基礎設施不是專指某項技術,而是一個系統的技術生態。此次國家發改委提出的新型基礎設施概念明確了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也進一步體現了中央對發展數字經濟的長遠考慮,為涉及新型基礎設施的各行各業提供了統籌規劃、加強協作的有利條件。新型基礎設施的發展,需要涉及基礎創新、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應用創新等方面的融合貫通,最終形成你中有我、互相支撐的發展生態,市場各類主體都有參與感和積極性,才能形成良性發展的建設合力。
新型基礎設施是能夠充分調動市場供需兩端積極性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利用先進數字技術和合理商業模式,滿足并創造廣大用戶的生產生活需求,這一方面是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關鍵路徑。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關鍵在于激發市場需求,并在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滿足多元主體的價值追求。同時加強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基礎設施建設,破除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中的機制障礙,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創新的“活水之源”,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能源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存“五大關鍵問題”
一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否充分調動全社會創新活力。能源系統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動力,長期以來有著專業性強、壁壘高的特點,也因此在數字經濟大力發展的今天,存在著轉型進度緩慢、創新活力不足等問題。新型基礎設施能否成為能源系統創新發展的突破口,關鍵看能否激發能源領域人才和團隊的創新活力,能否高效解決能源系統發展的實際問題,能否發揮能源轉型在社會生產生活發展中的保障、支撐甚至引領作用。充分利用能源系統的網絡特性,廣泛鏈接用戶和能源系統的上下游主體,將創新意識貫穿生產消費全鏈條,激發用戶主動參與需求創造工作,進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進一步優化升級。
二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否推動能源系統資源與社會資源協同。資源共享復用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形態,社會對能源系統的資源開放呼聲也越來越高。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否成為推動資源開放共享的重要突破,關鍵在于能否推動能源系統高質量的數字化轉型,是否能夠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是否能夠實現數據、知識等生產要素高效流動。能源系統通過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的融合協作,創新合作模式,提供網絡化、一體化的公共服務。
三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否助力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當前清潔能源發展、分布式能源接入、用戶側資源有效互動的需求正在進一步刺激傳統能源系統進行功能完善和角色轉型。新型基礎設施促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關鍵在于是否能夠進一步優化能源的生產消費關系,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是否能夠充分利用社會中的柔性資源,實現與大能源系統的靈活互動;是否能夠建立合理的市場機制,創造有利于清潔能源發展的科學有序的市場環境。新型基礎設施對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是技術賦能,更是思維賦能,是優化能源系統轉型路徑的加速器和方向標。
四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否能夠帶動能源產業在更大的視野下尋求更廣泛的合作。能源產業環節多、鏈條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技術上,增加基礎軟件的關鍵內容,實現能源產業基礎能力高級化,將進一步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能源產業以國際化視野參與全球競爭,關鍵在于是否能夠用先進科學技術和組織方式來改造傳統的產業鏈,是否能夠實現產業鏈的高端鏈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是否能夠以較強的產業發展韌性實現在全球市場的領先水平。能源產業發展要和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緊密結合,同時也要探索參與全球能源治理的有效形式。
五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否能夠促進能源均等化發展。能源始終發揮著民生保障的“公共設施”責任,承擔著實現能源均等化服務、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使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普惠性價值,關鍵在于是否能夠結合地區實際需求制定因地制宜發展規劃,是否能夠解決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實際問題,是否能夠形成聯通共建的有效形式。需要發揮新型基礎設施乘數效應,有效改善由于地域、經濟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導致的服務成本高、服務保障不充分等問題,打通能源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讓處于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和人民能夠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助推能源數字經濟
首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完善要素市場,探索能源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有效方式。結合近日出臺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數據作為重要的基礎要素,將進一步實現開放共享,發揮數據資產價值。以能源數字經濟市場運行視角,構建能源數據資產運作模式,將數據價值的發揮,從企業內部,向社會各行業相結合轉變。一是明確能源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關鍵環節,對市場主體的類型、關聯關系、合作形態進行研究,建立能源市場中數據要素的作用發揮的有效模式。二是從能源的商品屬性和能源企業公共事業屬性出發,建立能源數據要素市場的運行規則、數據資產的定價方式,明確不同場景下、不同區域能源數據市場的交易形式。三是發揮先進技術在生產關系重塑和體制機制方面的突破作用,進一步建立數據確權、隱私保護、系統信息安全防護等方面的有效模式。
其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建立能源數字經濟衡量的有效方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對傳統的生產關系產生較大影響,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加速,同時數據價值發揮的方式也將愈加多元。基于能源數字經濟系統性、整體性的認識方法,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目標,把握新的能源安全發展形勢下,能源形態、用能主體、市場模式所發生的變化,構建能源數字經濟的評估體系。同時考慮新型基礎設施對優化產業關系、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重構能源經濟商業模式的影響,動態評估能源數字經濟的發展成效。
因此,建議加速構建并持續迭代新型基礎設施在能源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將對傳統能源工業體系的生產模式和服務邊界產生顛覆。但是目前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系統的應用,仍離不開傳統的工業生產思維,場景應用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仍不明確。需要深度挖掘產業鏈發展、民生服務、社會協同等方面的典型應用。一是把握能源系統在推進社會治理中的薄弱點和著力點,結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優勢和特點,以大數據應用、5G通信網絡設計等為切入點,發揮能源網絡在促進社會治理智能化、精細化、協同化方面的作用。二是以能源互聯網生態構建為基礎,形成能源企業和外部企業之間多樣化的合作模式。探索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推動能源數字經濟在商業模式、經濟評估、市場推廣、產品設計等方面加速補短板。三是評估場景的應用成效和市場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在迭代更新中更加深入地把握用戶需求,持續優化發展環境。
(作者均供職于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數字經濟研究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