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世界亞洲》的讀者不僅僅來自傳統的石化、化工領域,事實上在各個不同工業領域都有覆蓋,例如管道工業、液化天然氣、海上油氣、電力、水處理、造紙等。隨著工業領域行業趨勢的不斷發展變更,近年來海上油氣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咨詢公司雷斯塔能源在一份報告中稱,2019年超過920億美元的新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項目獲得了批準,比2016年的十年低點增長了近四倍。《閥門世界亞洲》的編輯此次采訪了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物資管理部門采購主管楊興,與他暢談了一番用戶對船用閥門的需求及期許。
在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了十三年,楊興笑說,“在中遠,工齡在二十年至三十年的大有人在,很多人全部的工作生涯都是在這里渡過的。”
身為物資管理部門采購主管,楊興主要負責常規材料的采購及項目中所需的焊材、密封材料、閥門、管件等材料的采購。“目前我正在跟進的是N999項目BPTORTUE PROJECT管線材料的采購工作。平時的工作使得我跟閥門供應商接觸比較多,因為作為采購我必須要對市場行情有一定的了解,做一些市場調研去了解廠家的資質如何、是否契合我們廠里的要求,對于采購來說這是最基本的。”楊興介紹說。
01“中國制造”優勢凸顯
在楊興看來,海外品牌和本土閥門的區別首先體現在兩個方面:數量和種類。“如果單純從數量來說可能本土閥門要使用得多一些,因為普通材質的球閥、閘閥、截止閥、止回閥、蝶閥都是從國內采購的,種類不多但是數量占比較大。而特材閥門大部分都是從海外采購,種類較多,例如雙相鋼、鎳鋁青銅、超級雙相鋼、鈦閥門等等。”
楊興坦言,實際上用戶本身很傾向于從國內采購,因為無論是成本、交貨期以及售后服務都具備一定的優勢。“首先本土閥門的價格相對于海外進口具有一定優勢;第二就是國內廠家可以做到三個月開始交貨,但是海外采購加上報關和運輸的時間加起來40周左右,交貨期的差別很大。試想,整個項目交工周期是32個月,閥門這一項就占據了三分之一的時間,這樣對項目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再從售后服務上看,國內廠商相對來說也更快捷方便,海外供應商路途遙遠加上溝通并不便捷,響應速度確實比較慢。而且閥門采購的時候不可能只買一批產品,即使是快交船的時候還有可能發生變更,眾多不可控因素導致選擇海外品牌的風險很大。”楊興這樣說道。
對于本土閥門在發展中取得的長足進步,楊興表示了十分的肯定。他說,“國產閥門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中國人不管是從個人情感來說還是從實際使用來說,都很希望自己國家的閥門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而且可以越來越好。十幾年前這個行業可能剛剛起步,那時候我用過一些廠家的閥門,船還停在碼頭就已經發現部分閥門出現了銹蝕或者損壞。現在這種情況不會發生,所以可以看出近幾年國內各大閥門廠在占領市場的情況下,也在向質、向精、向全、向特殊品類和高精尖去攻關。”他繼續道,“另一個可喜的變化就是國內閥門廠商對認證愈加看重。以前就算做了認證,也不是很齊全,而現在很多廠商都具備各類認證,包括各大船級社如法國船級社(BV)、美國船級社(ABS)、挪威船級社(DNV)、勞氏船級社和行業協會的認證,對我們來說選擇余地就得到了拓寬。”
同時楊興也指出,相比之下本土閥門的差距仍然存在。“首先就是認知度有待提高,因為幾年前我們的船東幾乎100%都來自歐美,以挪威為多。閥門在重要項目上是很重要的材料,因此船東對項目材料有定制化的要求。有時候海外船東沒有聽說過一些國內的知名閥門廠,再加上之前也沒有過任何合作,其實作為承接方我們也會極力推薦一些優質廠商,但通常船東還是會采取比較排斥的態度。”
02嚴苛海洋工況下的閥門需求
談及船用閥門與普通工業閥門的不同,楊興介紹說船用閥門涉及到的閥門種類通常包括常規的蝶閥、球閥、閘閥、止回閥、截止閥以及一些特殊閥門,例如鉆井平臺使用的刀閘閥、快關閥、自閉閥及蒸汽控制閥等等。
“閥門在船上只占有非常小的份額,但是它又很重要,因此反而要求比較高。船用閥門對閥門種類要求是不一樣的,例如石化、電廠所需要的閥門種類可能比較單一,一根管道鋪設下去一公里、兩公里甚至五公里內可能一種規格的閥門就可以了;但是船上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可能一個管路系統上面需要有閘閥、蝶閥等各種閥門,整個管路系統可能還會用到多種不同規格的閥門,比如DN400、DN500、DN600甚至是一寸、兩寸都有,所以總體來說比純粹的工業閥門生產難度大很多。”楊興解釋道。
據楊興所說,由于工況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用戶對船用閥門的要求更為嚴苛。“船用閥門比普通工業閥門要求高很多。有些閥門需要浸入海水,有些是露天放在機艙或甲板上,但海上作業的環境本身就是高鹽分、高腐蝕性的,工況遠比陸地上的工廠要惡劣,海況比較惡劣的條件下對材料要求甚至會更高。普通工況下用一年沒有問題的閥門可能在海上用三個月就開始腐蝕或者生銹,所以我們會有比較高的防腐要求,體現在材質本身和油漆工藝上。” 楊興解釋道。
“除此之外,根據不同的項目我們對材質、材質證書、閥門證書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近年來接的項目主要是FPSO(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分為船體和用來煉油的項目模塊,提煉原油直接運往碼頭進行輸送。這種項目船體比較常規,但是相對普通的船要求還是高一點,會用到鈦、鎳鋁青銅、雙相鋼和超級雙相鋼的材質;有些海上作業環境是在北海,海況非常惡劣,浪涌很大且經常會有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那就會對設備和閥門的要求非常高;而眼下正在做的N999項目則是在非洲毛里塔尼亞附近的海域,就需要材料能夠適應高溫,所以需求是根據具體作業環境而變的。”他補充說。
區別于普通工況,船用閥門對于泄漏的要求也有不同之處。楊興說,“偶爾會遇到一些特殊介質,所以對泄漏的要求還是比較高。例如鉆井作業區域的介質包括有害氣體硫化氫,一旦泄漏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傷害,對于這種介質只能是零泄漏的需求,所以出廠前模塊作業區域的每一個閥門都需要做氦氮實驗來檢驗是否泄漏。”
隨著海上油氣行業的不斷發展,海洋行業用戶也在不斷追逐新的熱點,需求也就不斷隨之變化。“以前造的是普通的散貨船,那時候簡單的常規閥門就可以滿足;行業轉變之后開始做鉆井平臺,鉆井就會產生鉆井系統,要求相對就比較高;現在LNG也正如火如荼,那么對超低溫閥門的需求會很大;而海上石油煉化要求又有所不同。也就說,行業的發展和推動不斷要求廠商向高端閥門的方向去發展,同時廠商也在引領這些需求,對于我們用戶來說也是一種發展,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楊興這樣說道。
03期許:本土閥門認知度仍待提升
結合十多年來的行業經驗,楊興總結出一些可供本土閥門供應商參考的建議,他說:“對于本土閥門,首先我希望他們的認知度越高越好、認證齊全,證明中國制造是可靠可行的,從而可以向國際范圍內推廣。產品按照測試程序、生產流程一步一步做好,確保每一臺閥門都是精品,這樣一來售后服務反而相對輕松,更加具有優勢。”
國內閥門集成商的欠缺,也是楊興認為有待填補的發展空間。“歐美有一些做管路、閥門的集成商,他們有自己的一套供應商管理體系,能按照業主要求制定嚴格規范的審核要求從而滿足業主的需求,這恰恰是國內目前欠缺的。如何能夠把供應商最優質的閥門集合在一起、打包賣給業主,同時嚴格管控供應商是他們的優勢也是難點。”
楊興繼續說道:“鑒于選型上所遇到的問題,我一直期待可以有一款人工智能軟件,就像淘寶購物一樣,輸入身高體重就可以獲得購買服裝的建議,那么閥門是不是也可以做這樣的服務升級?在軟件內輸入管道尺寸、工況、介質、壓力、標準各種需求,是否可以自動產生選型以及密封面建議?這樣可以大大簡化工程師的工作強度,也能夠有效提高閥門的選型正確率,使選型更優化,同時能降低采購成本,加快項目的整體進度,我個人認為是完全值得探索開發的領域。”
04挑戰:不斷變化的閥門設計需求
作為采購主管,楊興說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于項目中不斷變化的閥門設計需求。30多個月的交船期聽起來似乎很充足,對于整個項目來說,從設計、生產再到交貨其實時間相當緊張。楊興表示:“項目是否能夠順利交工,其中60%取決于管路系統,管路系統的基本材料就是管道和閥門。所以難點之一在于:當中涉及的各種不同規格和材質的材料種類太多,比如我們購買的一種鈦材質截止閥,只購買六個的情況下也需要走一套完善的采購流程:出技術規格書、談技術協議、報價、開標、送船東認可,所以很難做到每一樣都精細完善。”
“還有一個困難之處就是設計圖紙在不斷修改完善,往往產品采購完成之后發現需要變更原始設計,這就具有了很大的挑戰性。首先要跟設計去溝通是否一定要修改?修改之后閥門的規格、材質、法蘭的密封面、結構是否有任何改變?非關鍵部分是否可以找國內廠家去代替生產?如果只是單純的采購其實本身并沒有難度。是否按照要求采購、能否盡快完成采購、是否選擇了最佳產品、能否把成本降到最低,這些才是采購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專注于如何在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中做出最佳的選擇。”他總結道。
對于工作的辛苦,楊興這樣說道:“披星戴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當晚上11 點離開辦公室時你會發現,還有很多很多的辦公室依舊在挑燈夜戰,遠處碼頭的船上也是燈火通明,打磨聲隱約可聞,電焊的弧光不時劃過黑夜的天空。‘按時交船才是硬道理’,中遠人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每個人都為之努力,把控好每一個環節,從而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促進整個項目的順利推進。”
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始建于2009年,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江蘇省啟東船舶工業園,長江入海口北側,東臨黃海,南系長江,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公司總體規劃使用岸線2030米,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公司完成一期建設后,擁有“一塢二滑道三碼頭”、專業化的生產車間及配套設備設施等。公司擁有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專業設計、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和經過系統技能培訓的施工人員。一期工程建設后,公司已具備設計建造各類海洋鉆井平臺以及海上風車安裝船、穿梭油輪、海洋平臺生活輔助船等一系列海工產品的能力。公司已先后成功建造并交付了世界最先進首座超深水海洋鉆探儲油工作平臺“SEVAN650”、世界首艘帶有自航能力自升式海洋工作平臺“SUPER M2”等高端海工產品,目前有多個產品同時在建,產品幾乎覆蓋了從淺海到深海、從油氣平臺到海洋工程船舶的全部類型。在國際海工市場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領軍者。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位于長江入海口北岸,擁有優良岸線1120米,占地33萬平方米,主要從事海洋工程產品的修理、制造和船舶修理、改裝以及起重機械制造等業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