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們喻為“南國潛龍”的華南成品油管網,是中國石化成品油管道中距離最長、站點最多、工藝運行操作最苛刻的管道之一,成品油輸量占區域石化煉廠配置資源80%,以其安全、環保、經濟、穩定的優勢,成為華南成品油綠色物流的“生命線”。
“攻堅創效” 行動給這條大動脈注入了新的活力。銷售華南緊跟成品油市場恢復步伐,深挖管道潛力,充分發揮“一體化”新優勢、攻堅創效“三條線”趕幫超、 消除運行“中梗阻”增輸量,進一步提高管道輸送效率,管輸量持續走高。5月份達到212.4萬噸,6月份達到233.6萬噸,7月份達到231.3萬噸,連續3個月管輸量超過210萬噸。
“作為華南地區能源供應的大動脈,管網多輸一噸油,就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多一份保障,就為復工復產多一份力量。” 銷售華南總經理田中山深知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充分展示“一體化”新優勢
“今天,你優化了嗎?”這樣一句看似簡單的問話,如今,己經成為銷售華南員工的日常用語。
今年以來,特別是開展“百日攻堅創效” 行動以來,銷售華南充分發揮西南管網一體化的優勢,科學謀劃,統籌推進,精心做好輸送模式優化、一體化物流優化和檢修作業優化這三篇文章,“三級優化”進行大升級,精心細致抓好管網運行各環節協調,助力管輸量不斷提升,著力把優化打造成為公司的一張名片。
銷售華南就是按照“三級優化”大升級的思路,進一步發揮煉廠、管道、油庫一體化運行優勢,密切銜接區內外5家煉廠和7家石油公司,充分利用視頻會議和協同辦公平臺,組織區域內生產企業與省市公司召開百日攻堅協同省市經營創效工作會,收集到華南、川渝7省市石油公司的建議29條,結合經營、物流運行變化情況,量身定制“一省一案” “一市一案”“一區一案” 等個性化服務,初步形成華南區域“大倉儲共享、大物流優化”新格局。
走進生產經營部,驚喜地看到:每天,調運人員緊盯生產企業產量、庫存與空容;每天,上報各煉廠出廠計劃完成進度與首站空容情況,建立了大量數據監控分析計算表格;每天,更新生產經營數據,重點做好資源滾動平衡。這里己經成為銷售華南“三級優化”的指揮平臺。
在生產經營部經理鄭啟超看來,市場在不斷變化,優化必須有新招,三級優化也要不斷升級。對此,銷售華南強化一盤棋運作思想,產運銷一體化管理、儲運設施一體化利用,結合市場變化,動態調整管輸計劃80余次,優化物流運行,將管輸下載配置油品疏散至廣西崇左、云南昭通、四川攀枝花等偏遠油庫。
攻堅創效“三條線”趕幫超
“鄭經理,今天你們西南管道北線完成了多少管輸量?”7月28日,西南管道南線線長、經營管理部副經理伍常榮給鄭啟超打去了電話。
原來,“百日攻堅創效” 行動開始后,銷售華南別出心裁,為了增輸上量,他們按照6282公里管網轄區,分成西南管道南線、西南管道北線、珠三角管道三個“增輸沖鋒戰線”,公司總經理任命經營管理部、調控中心的部門經理或副經理作為“線長”,工藝、計劃、設備等專業人員,組成跨部門的工作協同小分隊。
就這樣,伍常榮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珠三角管道線長。“說實話,三個線長的任務都很繁重。但為了增輸上量,大家都拼了。結果出人意料,三個線都超額完成了任務。”回想起三個線長的大比拼,伍常榮顯得有幾分激動。
“要不是提前打通了湛北管道輸油流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伍常榮發出這樣的感慨。
原來,湛江-北海管道原本是中科煉化的配套工程,銷售華南提前半年組織管道投油,在北海煉化檢修期間,這條管道幫了大忙。“如果沒有這條管道,檢修期間我們僅通過北海5000噸級的小碼頭上岸,每個月只能輸送10萬噸,云南南部大量的油品供應缺口無法滿足。”
伍常榮介紹,現在,我們可以利用湛江港5萬噸級碼頭的優勢,組織華北、華東煉廠的資源上岸后進管輸,補充云南資源缺口。
消除運行“中梗阻”增輸量
“好消息,北海站新換的主輸泵可以試泵啦!”4月25日一大早,設備技術部史鐵峰經理助理就打來電話。
“太好了,終于盼到北海站可以大幅提量的這一天了!”經營管理部經理鄭啟超很激動。
當天晚上,中石化大廈6樓中控調度室燈火通明,調控中心主任、西南管道北線“線長”左志恒守在調度臺前,密切關注著SCADA系統顯示的壓力、流量參數。隨著中控調度鼠標點下啟泵按鈕,北海站新換的主輸泵隨即啟動,試泵成功。
4月26日,銷售華南總經理田中山召集相關專業負責人開會,總結了北海首站換泵運行的相關情況,確認設備運行安全可靠后,要求北海首站立即開始按照1120方/時的流量進行外輸,西南南線輸油能力提升0.4萬噸/日,增幅20.4%,為西南地區市場穩定供應與南北線優化運行再添動力。
為了增加管輸量,銷售華南工藝、設備專家協同開展項目攻關,強力推進關鍵站場主輸泵改造,破除管道輸送“瓶頸”,消除運行“中梗阻”。更換西南管道南線北海首站主輸泵,6月份外輸流量增幅41.9%,外輸能力提高22萬噸/月;對調河池站與鶴山站主輸泵電機,往貴州、云南等西南省市管輸能力提高5.4%;完成黎塘站外輸提量攻關,將黎塘站輸油能力提高25%,有效補充貴州、川渝、云南等西南內陸省市資源缺口,形成“南北一張網”資源靈活共享的新局面。
(鐘吉森 湯苑楠)
標簽:銷售華南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