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深夜,重慶涪陵地區大雨傾盆,氣田生產調度宋長橋突然接到電話,焦頁23號東集氣站附近發生山體滑坡,把放噴池、儲水池擋墻沖毀,兩個池子眼看要灌滿,即將溢出到周邊農田。他一邊火速趕往現場查看,一邊組織十多輛罐車緊急轉運,及時為兩個池子降了400方的庫容,確保了產出水不溢出,避免了環境污染。
涪陵頁巖氣田位于重慶涪陵大山深處,毗鄰烏江,目前投運集氣站96座,投產井數達493口。由于氣田產建區域屬喀斯特地貌,山間溪流交錯,地下溶洞暗河眾多,生態環境脆弱而敏感,往往一條不知名的小溪,經過九曲十八彎,最終匯入烏江。一旦發生產出水泄漏事件,很有可能造成區域水體污染的安全環保事故。
一直以來,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實施產出水轉運和循環利用,每天有30多輛產出水轉運罐車奔波在巴山渝水間,把產出水運送到壓裂現場配制成壓裂液循環使用。
今年重慶涪陵汛期時間長、暴雨多、平均降水量大,涪陵頁巖氣公司圍繞“持續攻堅創效”行動安排部署,把抓好安全環保放在首位,聞“汛”而動,瞄準雨季汛期安全風險點,“防”字當先,層層筑牢責任堤壩,加大產出水轉運力度,不讓一滴產出水流入烏江,確保氣田綠色開發、安全生產。
公司堅持做好統籌安排,提前對容易腐蝕穿孔的污水管線更換成耐腐蝕的柔性復合管,對井下油管進行防腐涂層處理,對采氣流程匯管底部易穿孔地方“打補丁”,提前開挖和修補固化池、放噴池,對池內填充物進行處理,加高增壓排污池,有效釋放庫容。
針對氣田集氣站點較為分散的實際,公司按照“三級巡視,層層防護”的原則,采取“遠程監控”“現場巡視”相結合的立體監控模式,組織公司、各采氣工作組、承包商單位加大巡視檢查力度,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切實織密“水患”監控網,及時處置了多起安全環保隱患。
7月4日,氣田突降暴雨,依山而建的焦頁2號集氣站旁出現了由雨水匯成的“小瀑布”,“小瀑布”裹攜著泥砂,順著山坡而下,匯入集氣站兩個儲水池,600方的儲水池水位急速上漲。集氣站員工迅速上報公司生產調控中心,生產調控中心馬上組織15輛罐車轉運,排除了儲水池產出水溢出的險情。
汛期以來,氣田產出水日拉運量由平時的2000方左右上升到2800方,累計多拉運3.8萬方產出水。與此同時,公司還積極搶建全國首個頁巖氣產出水處理站,目前正在緊張的調試中,建成后每天可收集、處理頁巖氣采出水1600方,有效降低產出水拉運成本和風險,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底線。
(戴瑩 畢文韜)
標簽:涪陵氣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