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點剛過,張昌義工服兜里的手機震了震,他拿出手機,按照剛收到的數據調整著加藥量。他知道,每天這個時候,技術組鄭春盛的藥劑調整數據表一定會準時發過來。
張昌義是勝利油田孤島采油廠降黏項目部運行一組組長。降黏項目部是孤島廠為提升稠油井筒降黏運行質量,適應油田“1+2+2”考核政策,與企業合作的專業化項目部。通過“專人專管”方式,在躺井率高發的二季度,這個項目部承包的105口稠油井筒降黏井,未發生一起因油稠引發的躺井。
近年來,孤島廠針對不同油藏類型,形成了套管摻活性水或降黏劑、井筒電加熱、閉式熱水循環等降黏工藝配套技術。同升溫降黏相比,套管摻活性水或降黏劑、泵下旋流降黏等化學降黏方式能大幅度降低降黏成本,但這些技術需要從工藝、現場上進行精細化管理,才能發揮出最優降黏效果。
以前,稠油井加降黏劑都是所屬管理區負責,操作及維修人員充足的情況下,降黏效果基本可以保障。現在,隨著人力資源優化工作的不斷推進,這些需要精細化管理的降黏稠油井,變成各管理區的“老大難”。
一籌莫展之際,孤島廠將稠油井筒降黏管理列入2020年采油工程系統重點工作之一,并決定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與具備降黏劑生產和配方優化的改制企業合作,成立外闖項目部,專門負責采油廠稠油井筒降黏管理業務,實現合作共贏,創效增效。
很快,一場廠企對接會專門召開。“采油廠的員工最了解這些井的‘脾氣’,是真正的專業對口!”在對接會上,企業代表對此次合作的前景信心滿滿,“采用這種形式,促進甲乙方的深度融合,1+1一定大于2!”
得知站上的“老大難”們要專人專管,采油管理三區注采302站的張昌義立即報了名。“給單位創效,給自己增收,還干著自己最拿手的活,一舉三得有啥不好?”孤島廠還精選了多名工藝技術骨干加入項目部,在技術上做支撐。
不到一周,經過崗前培訓和選拔考試的張昌義、鄭春盛等人及時到位。有了專業化項目部,這105口化學降黏的稠油井有了新“管家”。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業的團隊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孤島廠副廠長張巖介紹,“集中優勢兵力,將分布在7個管理區的105口井統一管理,在精細管理上做文章。”
原來幾十個人的工作由項目部14個人承包細化:綜合組協調整個項目組的日常運行,保證項目平穩實施;技術組進行油井動態分析,實時優化加藥方案,做到一井一策,精準施治;運行組采用單井承包管理,實時調整加藥量,發現各類問題及時上報;維修組將上報的問題當天發現,當天處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項目組的各項工作就像是為這些稠油降黏井打造“專屬定制服務”。
項目部自4月運行以來,在保證油井降黏需要的前提下,累計優化加藥方案300余井次,及時發現并處理現場問題200余次,“專人專管”后,105口油井平均舉升能耗降低6%,單井日節電超1000千瓦,藥劑成本更是減少14%,年成本預計降低45.9萬元。
(王維東 張欣)
標簽:稠油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