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洪澤湖三河閘63個泄洪孔門全部開啟,流量達到6300立方米/秒,這是從6月23日開閘泄洪以來的最大值。與此同時,泄洪道上江蘇油田油區金湖、高郵湖、邵泊湖等湖泊水域水位全面飆升到今年以來的極值,位于泄洪道上的幾百口油水井被淹已達30天。
面對嚴峻的洪汛形勢,江蘇油田采油二廠迅速啟動防汛預案,廠、區、班站各級組織緊急行動起來,壓實責任,落實措施,近百名一線采油工堅守崗位,合力防汛抗洪保生產。30天來,被困油區原油生產正常,產量穩定,沒有出現因人為原因躺一口井,無一人傷亡,無一次水域污染。
隨著淮河防汛形勢日益嚴峻,承接淮河洪水的洪澤湖不堪重負,不斷加大下泄流量,江蘇油田位于洪澤湖泄洪道上的高集、卞塘、楊家壩、碼頭莊等油田陸續被淹,最深處淹沒井場3米以上。
“我們把采油設施建在2至6米高的平臺上,即使洪水來了,油田生產也不會受到影響。”采油二廠高集生產班站黨支部書記劉勝束接著告訴記者,洪水下來給油區管理和原油生產帶來很大困難,湖區采油平臺成為洪水一個個“孤島”,班站員工只能乘坐小艇現場巡井,有的員工常常一兩天被困“孤島”。平時吃飯都是基地送上來,如何遇到惡劣天氣,或4級以上湖區,飛艇無法進湖,他們只能靠方便面、礦泉水維持。
高集湖區崗位長冉延軍說:“洪水到來之前,我們連夜將各類儀表及數據采集設備拆除,安裝絲堵,同時安裝加藥管線,確保洪水期間,油井加藥不中斷。”
金琦、董超等一批采油區每天在洪水中巡井,他們負責的油井165口,水域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每巡一次需要一天時間,遇到有的淺灘,飛艇進不來,還要穿上厚重的下水褲,手拿竹篙,一邊探水,一邊巡井。
洪汛期間,油井最易產生故障,每次巡井都會發現程度不同的問題。7月13日,正值午餐時間,楊5-1突發故障停機,生產保障班班長董向民立即組織人員進湖搶修。
洪澤湖泄洪道分布著多個湖泊,這里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水源地,也是沿線幾千萬人民群眾飲用水取水地。“洪汛期間,環保壓力非常大,每次洪水到來之前,我們對湖區油水井、采油平臺進行檢查加固,對所有生產設施進行保養,確保不出現跑冒滴漏。洪水下來,每次巡井作業,都嚴格按汛期安全環保操作堆積,不讓一滴原油掉入水中,不遺留一團廢棉紗、一個舊盤根盒,確保洪水過境,安全無憂。”冉延軍說。
(劉繼寶)
標簽:江蘇油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