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永國 王維東
由傳統四級管理體制壓減為分公司、采油廠、管理區三級管理體制,2000余名管理人員充實到基層一線。近年來,勝利油田以集團公司“七化”要求為指導,聚焦油藏經營價值最大化,大力深化油公司體制機制改革,變革傳統管理模式、組織架構、運營機制,構建了與油田改革發展相適應、生產經營管理運行高效、油氣主業價值創造能力顯著提升的油公司組織體系和運營機制。
上半年,勝利油田完成原油產量1162.45萬噸、天然氣產量2.84億立方米,均超計劃運行。
為油公司畫標準像,規范采油管理區建設
今年以來,孤島采油廠構建責權利統一的管理體系,把新井項目部作為增效單元,由過去負責協調變為獨立經營,壓實了增量效益主體責任。上半年,側鉆井位同比增加14口,平均單井節約鉆井投入380萬元。這一做法,是勝利油田著力構建以油藏經營管理為核心的油公司組織體系和運營機制的縮影。
勝利油田把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作為破解老油田高質量發展困局的突破口,編制《新型采油管理區規范建設大綱》,為油公司畫標準像。他們厘清分公司、開發單位、管理區職能定位。分公司層面著重建立投資決策、人力資源管理等“六大機制”,落實創新發展、政策激勵、風險防控、黨建思想文化建設職能;開發單位層面著重建立市場化運營、生產協調及風險防控等“七大體系”,承擔增量增效、持續發展、區域管理責任;管理區層面著重建立一體化技術分析決策、經營決策優化等“五項機制”,承擔存量油藏經營管理和風險管控責任。
目前,勝利油田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的四梁八柱已搭建完成,油公司建設的活力和紅利不斷釋放。今年以來,孤島采油廠各管理區通過自主優化,292口井效益升級,其中無效變有效90口,取得較好邊際效益。
由執行者轉變為決策者,管理區成油藏經營主體
近日,魯勝公司魯豐采油管理區利用單井措施效益模型反復測算,發現濱509-27井和濱59-斜42井年初的防砂計劃成本超出當時的油價,決定暫停實施。管理區經理鞠偉表示,油田充分放權做實新型采油管理區,管理區由執行者轉變為決策者、由“車間生產”向“公司經營”轉變。
勝利油田推進以信息化為支撐、市場體系完善、油藏經營管理責任落實的新型采油管理區建設,把管理區作為油藏經營獨立核算單元,下放主營業務優化權、資源優化權、內部考核自主權、組織架構優化權、服務隊伍選擇權、生產物資優選權、投資優化權等7項油藏經營管理自主權,讓管理區真正成為油氣生產存量業務的經營管理者。
濱南采油廠采油管理六區全面擔當油藏經營主體責任,強化自主決策優化,探索推行注汽井優質優價風險結算,上半年增油886噸;作業井推行優速優價結算,作業占井周期平均縮短21.4小時。
倒逼機關優化調整,為油藏經營提供生產技術保障
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的推進,倒逼機關職能優化調整。東勝公司優化調整機關職能,優化組織架構,推行大系統、大部室、大崗位建制,撤銷14個科室部門和7個直屬單位編制,成立生產管理部、經營共享服務中心等機關9部室4中心。
2018年以來,勝利油田啟動機關職能調整工作,全面優化機構設置,實施流程再造,油田機關38個處室優化為28個,機關部門科室優化壓減54.5%,構建精干高效、協同提效、與油藏經營管理相適應的機關職能體系。
勝利油田還優化調整16家開發單位機關職能,將開發單位機關管理架構統一劃分為綜合管理系統、專業管理系統、監督系統和服務保障系統,推行“管理部門+服務中心”組織結構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機關運行效率和管理效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