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在上海組織召開“液化天然氣船船用超低溫閥門國產化研制”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
該項目開展了超低溫閥門內密封性能、外密封性能、智能化試驗方法、先進制造工藝的研究和應用,并成功研制了超低溫截止閥和止回閥,產品口徑覆蓋DN15-DN500,形成了產品系列,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同等水平,通過了BV和LR船級社的型式認可。
該項目主要的創新點和突破的關鍵技術:
1. 識別了影響超低溫閥門內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通過對密封比壓的均勻性分析和設計優化,提高了內密封效果。
2. 采用國產材料的復合泛塞密封結構,形成了泛塞和低逸散填料兩道密封組合,提高了外密封效果。
3. 通過對材料深冷處理工藝和密封面自動化堆焊工藝的優化,保障了產品質量穩定性。
4. 引入了真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氦氣回收技術、并行試驗技術等形成智能化試驗方法,提高了超低溫閥門產品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經濟性和試驗效率。
5. 項目的研究成果已納入相關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
研制的超低溫閥門產品已成功配套于滬東中華建造的LNG船項目上,單船產值達到130萬元,并將在后續LNG船上擴大推廣應用范圍,填補了國內空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項目核心技術為國內首創,自主可控,研究成果總體上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項目申報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并編制相關CB行業標準2篇,編制ISO國際標準2篇。
鑒定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