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溶解氧測定儀(以下簡稱儀器) 是用于海洋現場連續測定海水溶解氧(DO)濃度的儀器,一般由DO傳感器、信號處理終端和顯示軟件組成,通常由主機直接連接傳感器或采用線纜間接連接傳感器,采用RS232通訊方式,將模擬信號和測量結果輸出到軟件端。由于海水溶解氧受溫度影響較大,因此還附有熱敏電阻式測溫元件。根據測量原理的不同,儀器根據測量原理可分為三種:原電池法、覆膜法和熒光法。
近日,全國海洋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面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了《海水溶解氧測量儀校準規范》。該項新的國家計量技術規范主要由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負責起草,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參與起草,全國海洋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負責歸口。
該項新的校準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等,適用于海洋現場所用的海水溶解氧測量儀的校準。
其中,在計量特性方面,校準規范要求:1.儀器的溫度示值誤差不超過±0.2℃。2.儀器的溶解氧濃度示值誤差不超過0.50mg/L。3.當對同一樣品重復進行測量時,測量值的標準偏差不大于0.16mg/L。
儀器校準的環境條件有:1.環境溫度:(20±5)°C;2.相對濕度:(20~80)%;3.電源電壓:交流(220 ±22) V;4.其它:周圍無影響儀器正常工作的機械振動、電磁干擾等。
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參見表1:
儀器的校準項目有溫度示值誤差、溶解氧濃度示值誤差、測量重復性。最后,關于儀器的復校時間間隔,校準規范明確:1.新購置或修理后的儀器,建議及時校準;2.在使用過程中,如對儀器的技術指標產生懷疑,建議重新校準;3.為確保儀器準確可靠,通常情況下建議儀器出海前后校準。4.復校時間間隔由用戶根據使用情況自行確定,推薦為1年。
另外,在附錄中,規范詳細介紹了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海水溶解氧的方法。采用該方法需要的儀器設備有自動電位滴定儀、恒溫箱、水樣瓶、玻璃管、乳膠管、磁轉子、定量加液器、移液管。采用的試劑有氯化錳溶液、堿性碘化鉀溶液、硫酸溶液、碘化鉀、碘酸鉀標準使用液、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
在測定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為:取樣量盡可能控制滴定劑消耗體積在滴定管體積的 20%~90%范圍內;在能滿足精度的前提下取樣量越少越好,避免超過滴定管滿量程體積。
更多詳情請點擊以下附件:
《海水溶解氧測量儀校準規范》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