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郭聞風 通訊員江濤 邱愛民)截至6月底,華北油田巴彥勘探開發分公司所管理的吉蘭泰油田累計完鉆51口井,鉆井進尺超11萬米,鉆速相比去年提高11.2%,鉆井成本較關聯交易價格降40%以上。在今年鉆井工作量大、復工人員少的情況下,這里的鉆井速度不僅趕超2019年,更創下巴彥地區7天完鉆一口深井的新紀錄,打出了集團公司礦權流轉示范區的“巴彥速度”。
吉蘭泰油田是華北油田獲得礦權流轉區塊巴彥河套礦區的首個產能建設油田,也是增儲上產和產能建設的重要戰場。今年受疫情和低油價影響,鉆井成本壓縮、人員不能及時到位,給鉆進任務的完成帶來了困難。巴彥勘探開發分公司積極協調,上下聯動,實現了鉆井過程的提質增效。
優化設計,是鉆井提質增效的“壓艙石”。巴彥勘探開發分公司利用市場化運作實現前端成本控制,借鑒工廠化作業模式,采用集約化大井叢、標準化鉆完井施工,平均單井縮短工期3天,平均單井減少等停2天,鉆井施工效率提高20%左右。同時,可以實現鉆井平臺上設備工具集中共享、廢水廢液集中處理、鉆井泥漿重復利用,平均單井泥漿減排60%,平均單井泥漿費用降低40%。
高效組織,是鉆井提質增效的“助推器”。巴彥勘探開發分公司樹立“時間就是效率”的理念,圍繞“鉆機不停、井隊不等、現場不窩工”的生產運行目標,強化生產組織工程技術一條龍服務模式,確保生產組織無縫銜接,全面提高生產時效。其中吉華2-307X井實現當天搬家、當天開鉆、當天完成1開作業下套管,這口井完鉆井深2813米,通過協調聯動,創下巴彥地區7天完鉆的新紀錄。
技術創新,是鉆井提質增效的“新利刃”。針對吉蘭泰油田井筒工程施工建設過程存在麻巖提速受限、淺層水平井松軟底層造斜及套管下入困難等問題,巴彥勘探開發分公司積極進行專項研究攻關,形成一套適合吉蘭泰油田井筒工程的技術方案。其中,采用“個性化攻擊性鉆頭+扭沖工具”組合“下藥”解決吉蘭泰潛山片麻巖鉆速慢難題,實現潛山鉆井提速20%以上。
施工對標,是鉆井提質增效的“動力源”。巴彥勘探開發分公司結合所轄區域鉆井施工企業多的實際,積極引入勞動競賽機制,施工單位之間橫向增進交流學習,縱向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你快我好,你好我更優”的爭先創優局面。通過施工單位間勞動競賽,吉蘭泰油田實現單井一趟鉆完成,單支鉆頭進尺達到2000米以上,實現鉆井提速、成本降低、質量提高“一石三鳥”。
目前,參與吉蘭泰油田建設的干部員工正爭分奪秒,全力以赴。預計7月中旬,可完成吉華2區塊全部產能井的鉆探任務,10月底完成吉華1區塊的鉆井任務,可提前5個月完成今年全部產能建設任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