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膠是工蜂采集膠源植物樹脂等分泌物與其上顎腺、蠟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膠黏性物質,其包含的蜂膠酚類化合物中黃酮類和酚酸類化合物被認為是具有治療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而目前蜂膠質量主要以總黃酮含量作為考核指標,對蜂膠中酚類活性成分及其檢測方法未提出要求,故而隨著人們對蜂膠保健效果的認可和不斷重視,部分國家進口我國蜂膠對總酚和單體酚含量提出要求,建立相關標準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一項由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浙江大學主要起草的、名為《蜂膠中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槲皮素、莰菲醇、芹菜素、松屬素、苛因、高良姜素、短葉松素3-乙酸酯、綠原酸、阿替匹林C含量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和液相色譜法》的標準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征求時間截止至2020年8月15日。
據悉,該標準是起草組在GB/T 19427—2003《蜂膠中蘆丁、楊梅酮、槲皮素、莰菲醇、芹菜素、松屬素、苛因、高良姜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法和液相色譜-紫外檢測法》的基礎上修訂的。為確保標準的嚴謹性,編修訂組還引用了《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分析實驗室用水規則和試驗方法》。
閱讀標準征求意見稿后可知,實驗原理是蜂膠試樣用85%乙醇提取,經超聲、離心和過濾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或者用配有紫外檢測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可獲得結果。雖說實驗原理很簡單,但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也有很多,包括有配有電噴霧離子源的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配有紫外(或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 分析天平、超聲波清洗儀、離心機和注射過濾器。
實驗結果表明,對中國蜂膠主要酚類化合物:松屬素、短葉松素3-乙酸酯、苛因、高良姜素,采用65%、75%、85%和95%乙醇溶液二次提取均可以實現提取效率97%以上,三次提取效果更好,可以達到99%。而本標準在通過優化樣品提取條件和儀器最佳檢測參數后,確定的以85%乙醇溶液室溫超聲提取樣品經適當稀釋后采用儀器檢測的方法,其各項技術指標也都符合方法學要求。
相信隨著本標準的正式實施,能更好地適合國內外蜂膠酚類成分檢測,并能為保護國家利益和蜂膠真實性提供檢測技術支持。
更多詳情請點擊:《蜂膠中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槲皮素、莰菲醇、芹菜素、松屬素、苛因、高良姜素、短葉松素3-乙酸酯、綠原酸、阿替匹林C含量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和液相色譜法》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