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Frame地震一體化軟件平臺是由中國石化組織研發的國際地球物理業界第一個基于Hadoop大數據技術體系構建的大型地震勘探軟件平臺。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期間,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Afapa可控震源資料自動化初至拾取取得技術突破,大幅度提升海量地震數據初至拾取效果及效率,以及攻堅基于Spark并行技術集成靜校正關鍵層析反演技術,解決了π-Frame平臺靜校正子系統在近地表層析業務環節存在的問題,從而使π-Frame處理系統全流程得以貫通。
可控震源資料自動化初至拾取取得突破
基于π-Frame平臺的Afapa自動化拾取軟件為傳統上繁重的地震資料初至拾取業務提供了高效省時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對于復雜區資料,可以大幅度地將初至業務工作量從多人多月級別降至天級別,該項技術經中石化科技部鑒定,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Afapa自動化拾取軟件還獲得了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采購,創造了市場效益。
為了解決自動化質控及可控震源初至拾取技術難題,物探院Afapa軟件攻關團隊系統地研究可控震源資料特點、初至特點、初至空間一致性分布特點,改進初至處理及質控流程,創新性地利用數據清洗挖掘、圖像處理、多維多域多方位質控等技術手段,使可控震源資料初至拾取在精確度、資料適應性、自動化程度三個方面均產生了質的飛躍。成功研制Afapa軟件的自動化質控及可控震源初至拾取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質控信息,迅速定位到初至拾取不滿足生產需求的地方,進行人工修改,大大提高了準確率。
近日,Afapa自動化拾取軟件分別在物探院處理解釋中心、中原油田物探院承擔的兩個生產處理項目中(前者為永探1井,后者為內蒙拐子湖)表現出了強勁的生產能力,其中拐子湖震源資料84400炮,不到一天完成拾取,結果可直接用于生產,且效果優于同類商業軟件,獲得處理用戶贊賞、好評。Afapa在可控震源資料實際生產中的優異表現,證明了Afapa軟件在可控震源高效自動初至拾取這一業界難題上,獲得了重要的技術突破。其中,Afapa軟件中原油田技術支撐與軟件推廣,助力π-Frame平臺的推廣應用,也實際檢驗了“百日攻堅創效” 軟件會戰的成果。
持續攻堅,貫通靜校正子系統
中國石化“三北一川兩海”地區的勘探開發,多面臨地表復雜和地下構造復雜地區,靜校正問題尤為突出。經過多年技術研發,形成了基于初至拾取、層析反演、高速頂界剝離和靜校正量計算、靜校正量應用的精細技術流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較好地解決復雜近地表區的靜校正問題。
為了全流程貫通π-Frame平臺靜校正子系統,物探院科研人員通過科學的論證,系統的分析,集成了基于Spark技術的多個層析反演模塊。采用涪陵南工區,將π-Frame平臺靜校正子系統與商業軟件Omega層析靜校正進行對比,長波長靜校正量基本相當,驗證了π-Frame平臺靜校正子系統的全流程貫通。
目前靜校正子系統已在物探院、石勘院、勝利油田物探院、中原油田物探院及江漢油田物探院勝利院進行著生產應用測試。涉及包括濱縣凸起南坡,江漢院-興隆場三維,拐子湖三維連片及順北區塊順8井西三維等區塊。
(姚秋明 楊尚琴)
標簽:地震一體化軟件平臺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