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巴陵石化橡膠部SSBR(溶聚丁苯橡膠)裝置后處理工序,兩條包裝生產線同時平穩運行,新下線的SAM1901牌號和SBS796牌號產品每小時產量達5.2噸。“這是我們對后處理生產線分步實行柔性改造的結果。第2條包裝線6月初試車后整改,6月28日開車一次成功,每小時產量約1.5噸,有效提高了SAM1901產量。”SSBR裝置主任朱立輝介紹。
朱立輝所說的SAM1901牌號產品,是巴陵石化橡膠部今年新開發并“走俏”市場的一款高附加值自粘性防水材料。“在國內外制鞋業、膠黏劑領域受疫情影響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我們抓住防水行業率先復蘇的機遇,組織SSBR裝置開足馬力生產用于防水領域的SAM1901產品。”橡膠部經理邢立江介紹說。通過改善工藝,該產品日產量從30多噸提升至51噸,上半年累計產銷2600多噸。
巴陵石化是國內最大的鋰系(熱塑)橡膠生產企業,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BS、SIS、SEBS、SSBR、SEPS等系列產品年產能33萬噸,產品綠色環保,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今年初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該公司橡膠部堅持“產品總量不減、效益目標不降、項目節點不變”的總體目標,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安全生產經營和年產5萬噸SEBS工業化裝置建設“雙線”作戰。
“我們以效益最大化為原則,積極做大產品總量‘蛋糕’,重中之重就是緊盯市場,密切關注下游復工復產動態,及時調整結構,個性化生產,差異化營銷,增產增銷高附加值鋰系(熱塑)橡膠產品。”邢立江表示。為了將抗疫期間的產量損失“奪”回來,該部科學編制精制系統清理等全年檢修計劃,實施機會檢修,提高產量指標在績效考核體系的權重占比,開足馬力追產追銷。
3月份以來,巴陵石化橡膠部先后實施優化SIS裝置技改碰頭、完成SSBR裝置改造、優化生產組織、推進主要原料直供、優化產品結構等10個百日攻堅創效項目,均達到預期增效目標,其中二季度完成進度目標的208%。
“為了優化內部生產資源,減少不同牌號產品轉換頻次,結合客戶采購需求,裝置檢修要求及各牌號的生產適應情況,我們堅持3個牌號的SIS產品每月生產1次,每月可減少轉牌號4次,創效30多萬元。”該部生產室主任陳明德介紹。同時,他們及時下調SBS油膠比例,提升效益相對較高的SBS干膠產量。
上半年,巴陵石化橡膠部鋰系橡膠累計產銷量逾15萬噸,同比增產600多噸,SEBS裝置日產量和月產量,SBS裝置月產量,SSBR裝置月產量,以及SIS裝置日產量均創歷史最高紀錄,盈利產品產量最大增幅67%,其中,累計產銷高附加值新牌號產品20個,總量超過8500噸,同比增加約10%。
不僅SAM1901牌號產品是創效“明星”,巴陵石化橡膠部其他鋰系橡膠也發力創效。SIS產品是生產醫用防護服所需膠條的重要原料,他們緊急響應市場需求,兩條生產線保持滿負荷運行,平均日產190噸。SEBS系列牌號產品既可用于制造免充氣實行輪胎和各種包覆料,還可用于生產輸液管等醫療器械,同時還可制造電線電纜、密封條及食品級軟材料,上半年,該部醫用性能和運動性能的SEBS銷量也超過2000噸。
通過持續不斷做精做強做優鋰系橡膠系列產品,巴陵石化橡膠部提升了核心競爭力,有效頂替了進口。“年產20萬噸SBS裝置自去年實現全線環保化改造后,今年生產的產品全部是綠色環保產品,已經全部完成進口頂替。SIS基本實現國內自給自足。3個牌號的SEBS產品基本完成進口頂替,醫用領域在輸液管領域得到客戶認可。SEPS在果凍蠟、光纖光纜油膏等應用領域部分已頂替進口,特別是在果凍蠟行業得到客戶認可。”邢立江介紹。
(彭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