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4月,溫嶺泵與電機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3%,這樣的一份成績單,應歸功于溫嶺市多年來形成的泵業全產業鏈所起到的護城河作用。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各地的眾多產業經濟指標回落,但由于溫嶺包括電機、壓鑄、電纜在內的泵產業鏈企業互相依存、互相支持,為整個行業爭得了生存的空間。
憑借著雄厚的制造實力的產業鏈配合,利歐迅速實現復工復產。
1至4月,溫嶺泵與電機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3%,這樣的一份成績單,應歸功于溫嶺市多年來形成的泵業全產業鏈所起到的護城河的作用。
準現代化產業集群
據統計,臺州境內有3000余家泵與電機相關企業,吸納了6萬余從業人員,年產值超過400億元。同時,隨著泵企數量、規模和產值不斷擴大,相關壓鑄件、電纜、機械密封、橡膠密封、漆包線、軸承等外協件廠也相繼發展壯大,從而形成了“準現代產業集群”,其小型水泵國內市場占有率60%,小型水泵產量全球排名第一,產品遠銷歐美、亞洲、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同時,臺州也是全國乃至全球定轉子高速沖生產中心、機器繞嵌線加工中心、機殼加工中心、轉子加工中心等,不僅使臺州泵與電機產業有了堅實的產業基礎,也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年輕的產業,蓬勃的進取精神
臺州的泵與電機產業發展至今,經過了四十多年的發展,與世界著名泵企相比,還十分年輕,在發展之初主要以仿制為主,目前在泵的產品類型上,僅有5000余種,主要集中在小型泵、民用泵,遠不及全球泵業應用達2萬余種、涵蓋民用泵、工業泵、特種泵的細分品類。
但這個地區的企業充滿了永不停息、努力進取的精神。上世紀90年代,臺州和福建福安曾是國內泵與電機兩個主要產區。通過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內部質量管理、增強產品競爭力,臺州企業在競爭中取勝,并占據了越來越高的市場占有率。現在,已經開始努力追趕、超越作為全球泵業主要研發生產基地的意大利中北部。
而要實現這一趕超,進一步加大對智能控制系統、電機軸承等核心組件的研發投入、推動產品上臺階,加快生產環節的“機器換人”至關重要。
其中,永磁電機與泵一體化技術被包括金龍電機在內的相關企業視為未來泵與電機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這些企業一方面在推進傳統電機的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則著力發展超高效電機,希望通過大量利用永磁電機配套小型泵,成為引領全球泵業新一輪技術發展的先行者。
長期努力呈現實效
目前,臺州泵企長期堅持研發投入已開始顯現效果,領先的龍頭企業如利歐股份、新界泵業等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較強的制造能力,并與世界知名泵業企業開展兼并和合作。
如,新界泵業通過收購德國WITA公司,提升了在高層供水領域技術水平和市場知名度;利歐股份通過兼并長沙、無錫等國有泵業企業,進入了大型工程泵行業。同時,越來越多的全球知名泵企也開始與臺州泵業企業合作,眾多知名品牌在臺州市均設有代工廠。
未來,臺州泵與電機產業產品將繼續向安全、無泄漏、節能、環保、智能、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