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法是通過比較或測量有色物質溶液顏色深度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方法。作為一種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原理是基于被測物質溶液的顏色或加入顯色劑后生成的有色溶液的顏色,顏色深度和物質含量成正比,則根據光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強度,即可測定溶液中物質的含量,具有操作簡單、省時、選擇性好、準確性高等優點。
近日,一項使用比色法測定聚合物和電子件中六價鉻的標準編制完成,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據悉,《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 第7-2部分:六價鉻-使用比色法測定聚合物和電子件中的中六價鉻(Cr(VI))》是由全國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的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全國電工電子產品電子產品與系統的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害物質測量方法分會執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管,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要起草的,其目的是為了適應產業對應對新種類有害物質限制要求和新型檢測技術發展,同時又能保持我國RoHS檢測技術及結果與國際一致。
閱讀標準征求意見稿后可知,為確保《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 第7-2部分:六價鉻-使用比色法測定聚合物和電子件中的中六價鉻(Cr(VI))》的嚴謹性和科學性,起草組引用了GB/T 26125-1《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第1部分:介紹和概述》以及ISO 3696《分析實驗室用水——規范與試驗方法》,規定了采用有機溶劑來溶解或膨脹樣品基體,隨后采用堿消解法從樣品中萃取六價鉻,研究也表明,有機/堿性溶液與酸性溶液相比能更有效地從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樣品中提取六價鉻。
標準還指出,對于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聚碳酸酯)和 PVC(聚氯乙烯)構成的可溶性聚合物,應首先通過適當的有機溶劑將樣品溶解,然后通過堿性萃取液來提取樣品中六價鉻;對于不含銻的不可溶解的或未知的聚合物或者電子件材料,應先將樣品放入150℃到160℃的12甲苯/堿性溶液中消解,然后將萃取物中的有機相分離并丟棄,保留無機相來分析六價鉻。而在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儀器有真空過濾裝置、加熱或微波裝置、超聲波水浴、pH計、分析天平、溫度計、比色儀器、研磨機、玻璃量具、消解容器、玻璃分液漏斗、微波消解容器等。
隨著電子電氣產品的飛速發展和廣泛使用,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日益引起人們的注 意。在這種形勢下,世界各國也紛紛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護環境,減少電子電氣產 品對環境的影響。相信在新標準實施后,能有效測定電子電氣產品中的有害物質,繼而更好地保護環境。
更多詳情請點擊:《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 第7-2部分:六價鉻-使用比色法測定聚合物和電子件中的中六價鉻(Cr(VI))》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