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城市受到光化學煙霧污染的威脅,裝修材料的使用又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室內環境。VOCs是光化學煙霧的前體物質,又是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物,而苯、甲苯和二甲苯又屬于室內空氣中濃度較高的VOCs,因此采用光催化技術降解苯系物對改善空氣質量、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外對光催化降解甲醛、乙醛、甲苯有相關的檢測標準,還沒有關于光催化降解苯的檢測方法標準。為此,在中國科學院的主管下,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瑞阜景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中科華大工程技術檢測有限公司遵照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 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的有關規定起草編制了《光催化納米材料涂層降解苯性能測試方法》。
據悉,《光催化納米材料涂層降解苯性能測試方法》是編制組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在各參編單位的大力配合下,在進行了大量的調研、驗證試驗和數據分析后才確定了儀器設備的技術指標和測試步驟。閱讀標準征求意見稿后可知,標準引用了GB/T 6682-2008《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ISO 3696:1987,MOD)和GB/T 19619-2004《納米材料術語》,規定了表面涂覆光催化納米材料的涂層材料降解苯的術語和定義、原理、材料、測試裝置、分析步驟、結果計算和測試報告。
標準中規定的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基本原理一般可以分為以下過程:半導體的電子吸收大于其帶隙的光能發生電子帶間躍遷;激發電子遷移至導帶,價帶產生空穴,形成電子-空穴對;遷移到半導體表面的電子-空穴對分別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荷電載流子遷移的同時發生電子與空穴的復合(湮滅);被吸附在半導體表面的有機物被價帶空穴氧化,同時,未發生復合的電子很快與半導體表面的O2發生反應生成過氧基離子·O2-;過氧基離子·O2-在水溶液中形成過氧化氫,產生對光催化氧化起決定作用的羥基自由基• OH,進而與有機污染物反應并使之礦化。
由于是新標準制定,因此編制組對標準中涉及的試驗方法進行了驗證試驗,在試驗樣品的選擇上,也盡量做到數量充分、有代表性。
相信該標準的實施將為光催化納米涂層材料的生產、銷售、檢驗提供重要依據,并能起到推動產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的作用。未來,隨著生產企業和產品用戶對標準化工作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標準的重要性將愈加顯現,必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更多詳情請點擊:《光催化納米材料涂層降解苯性能測試方法》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