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鐵作為煉鋼和鑄造業中鎢元素的加入劑,是生產特殊鋼的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可使鋼的延伸率減少程度不大的同時,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和耐蝕性,且鎢對鋼的高溫機械性能具有良好的影響,能提高其耐熱性及回火穩定性。
國內也有鎢鐵的相關標準,但《鎢鐵化學分析方法 紅外線吸收法測定碳量》頒布實施于1988年,距今已有30 多年,其文本表述形式已經不符合現在的規范要求,為了適應國際貿易往來,規范檢驗標準,保持標準的科學性、嚴謹性、先進性和實用性,促進與國際標準慣例接軌,對標準進行修訂迫在眉睫。
日前,《鎢鐵化學分析方法 紅外線吸收法測定碳量》標準已經由吉鐵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修訂完成,目前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標準意見征求時間截止至2020年8月12日。
據悉,標準是起草組在廣泛參閱了國際、國外先進標準的原則,參照了JIS G 1316:1998 《鎢鐵化學分析方法》和我國國家標準GB 7731.10-1988《鎢鐵化學分析方法 紅外線吸收法測定碳量》后進行的。與原標準相比,主要變化有:將測定范圍從0.025%-0.400%改為0.010%-0.400%;將試料稱樣量由稱取0.800-1.000g 改為稱取0.80g試料,精確至 0.001g;增加了允許差分段及相應允許差,當碳含量(質量分數)在0.010%-0.025%時,允許差為0.0040%。
紅外線吸收法具有理論成熟、操作簡便、分析結果可靠等優點,而標準中該方法的原理是試料于高頻感應爐的氧氣流中加熱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由氧氣載至紅外線分析器的測量室,二氧化碳吸收某特定波長的紅外能,其吸收能與其濃度成正比,根據檢測器接收能量的變化可測得碳的質量分數。為了確保實驗順利進行,標準中也明確了需要用到的儀器有紅外線吸收定碳儀、洗氣瓶、干燥管、高頻感應爐、控制系統、天平以及一般實驗室設備。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本部分的人員應有正規實驗室工作的實踐經驗,且因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問題,使用者有責任采取適當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證符合國家有關法規規定的條件。
相信本標準的起草和修訂將更適應鎢鐵貿易的發展,繼而可以給我國的鎢鐵生產和使用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我國鎢鐵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更多詳情請點擊:《鎢鐵化學分析方法 紅外線吸收法測定碳量》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