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慶市機械冶金工會 “改革增效促經營 創新賦能促發展”的主題勞動競賽正如火如荼進行。公司積極響應號召,結合生產經營工作實際,團結凝聚公司廣大勞模工匠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攻堅,努力將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楊海榮同志帶領勞模工作室成員正著手于實用的新型工裝技術攻關。
在日常裝配過程中,抽芯泵的泵芯與殼體裝配是通過行車吊裝。首先將殼體吊起大致調平,然后慢慢降落在立式裝配井中已裝好的泵芯上。外殼體很難吊平,需要吊葫蘆調平,并需操作人員站在吊起的殼體上方用體重去調平,并指揮行車下落來完成。每次裝配需要多人從多個方向觀察下落情況。
由于原SDZ310-300型抽芯泵使用穩定性較低,設計將轉子、外殼體等結構結構進行了改進。首臺該產品在裝配時發現,新結構外殼體與泵芯配合位置的間隙非常小,且配合位置較多,必須要同時滿足多個止口同時對正的情況下才可裝入,稍有偏斜輕微的需要重新做零件表面的清潔,嚴重的會造成零件表面劃傷。中途多次發生進水段卡在外殼體內不上不下,無法拿出的窘境。
經過楊海榮勞模創新工作室全體成員長時間的現場分析與討論,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型工裝設計方案:制作導向工裝,保證外殼體下落時內部止口與泵芯對應位置止口對正,提前進行定位,避免偏斜殼體。經過現場測量、計算,在不改變產品結構的前提下,有足夠定位空間安裝導向工裝。
導向工裝完全可以實現導向作用,兩個人便可完成外殼的裝配,不需要人在上面指揮行車,消除了安全隱患,裝配的速度大大提升,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且可以保證一次便可裝配成功,避免了反復拆裝而造成易損件的報廢,節約成本約3000元/臺。(總裝車間 王錦祥)
標簽:重慶水泵 楊海榮勞模創新工作室 抽芯泵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