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鳳穎 通訊員羅前彬)6月3日,遼河油田重點風險探井沈頁1井第十一、十二段壓裂施工結束。現場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由于使用了新的壓裂液配方,平均每立方米壓裂液成本較以往下降51元。
隨著勘探開發進入中后期,遼河油田今年近一半新井需要進行壓裂才能投產。低油價下,壓裂降本勢在必行。今年前5個月,這個油田通過優化壓裂液配方、優化施工設計、優化施工流程,階段降本1100多萬元。
壓裂降本,材料是大頭。瓜膠是壓裂液中必須使用的一種化學藥劑,價格昂貴。為減少瓜膠用量,技術人員研制出“多頭有機硼交聯劑”。對比常規交聯劑,這種交聯劑在同等挾砂能力下,瓜膠濃度下降,每立方米壓裂液成本從225元降至174元。同時,在支撐劑使用上,技術人員在大量室內實驗基礎上,結合前期現場試驗評估結果,以“閉合壓力”為主要衡量指標,制定了不同粒徑石英砂替代陶粒的依據:3000米以淺地層,全部使用石英砂替代陶粒;3000米以深地層,按一定比例替代陶粒。前5個月實施52井次,節約費用814萬元。
優化壓裂管柱設計,也降低了壓裂成本。“在進行壓裂工程設計時,我們本著簡單實用原則,在滿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管柱的使用。”遼河油田壓裂技術專家張子明說,這樣一方面節省了管柱費用,另一方面降低了車組的排量馬力。前5個月,他們優化壓裂油管下深65井次,直接使用套管壓裂12井次,節約管柱和動力費用90.8萬元。
此外,對壓裂施工流程進行優化,也減少了費用。正在壓裂的馬古6-6-22井,采用了新研制的泵后混砂裝置,單井減少車組費5萬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