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大閥門生產車間內,8名工人在吊裝設備的配合下,分別將口徑1.8米和口徑2米的2臺低壓大口徑煤氣閥打包裝車,運往天津港,再海運至印度。至此,閥門公司復工后趕制的價值700萬元的外貿訂單全部發運。
疫情之下,憑著核心技術,閥門公司以質取勝,搶抓訂單,穩住市場份額,千方百計危中尋機闖市場、尋求突圍。
閥門公司發運的低壓大口徑煤氣閥,是春節前簽訂的一筆外貿訂單,由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統一外包,訂單總額1400萬元。因為訂購方此前使用過閥門公司生產的閥門,認為其技術過硬、質量可靠、性價比高,所以直接指定由閥門公司生產。受疫情影響,訂購方要求先期交付價值700萬元的24臺低壓煤氣閥。
閥門公司是我市一家具有近百年建廠歷史的老國企,是國家定點生產低壓大口徑閥門的重點企業和閘閥生產重要基地,主要生產閘閥、蝶閥、煤氣閥、止回閥、冶金閥等100多個品種1300多個規格的產品。多年來,閥門公司專注閥門制造領域,堅持自主創新,58個品種填補了國家空白,10個品種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為了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做好公司今年首筆外貿訂單,2月12日開始,閥門公司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積極組織員工恢復生產。員工們自覺承擔起工作責任,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主動放棄節假日,加班加點趕制產品,順利交付外貿定單。閥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國喜表示,打完了復工復產的“上半場”后,國際疫情蔓延擴展使得“下半場 ”更為艱難,疫情導致航班、海運等國際物流受阻,原本打算3月底交付的訂單被延遲。
新冠肺炎疫情是危機,同樣也是機遇。疫情發生以來,閥門公司嚴抓細節保質量,及時調整產品種類開拓新市場,并和老客戶保持密切聯系。截至5月底,閥門公司完成產值2910萬元,比去年同期提高36.8%,實現利潤300多萬元。其中,僅5月份就向外發運了79臺低壓大口徑閥門,超額完成了生產任務。
李國喜說:“這次疫情,有效檢驗了企業應對風險能力,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會到企業如何在逆境中成長。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相關管理制度,讓干部職工更有干勁,在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水平的基礎上,推動企業做優、做強、做大。”
“穩住市場的背后,實則是更好質量、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有企業努力發揮主力軍的作用,積極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此次疫情的突然襲擊,尤其對外貿方面沖擊嚴重,這些經驗得以迅速轉化為企業穩外貿的“利器”,幫助企業實現自救。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