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預熱、接線檢測、核對方案......經過一系列遠程通訊測試后,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在紹興市能檢院開展的在線遠程檢定校準服務試點試驗正式開始了。
在危機中抓機遇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省計量院電能所日常的檢定和校準工作不得不停下了節奏?!斑@次疫情帶來不少困難,但這也是一次契機,我們要牢牢抓住這次機會,加快實現在線檢測技術?!彪娔芩诰€檢測團隊認為,隨著疫情防控進展,支持和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是接下來的重點。助力浙江電能表企業保質高效的運行并且逐步邁出國門,在線遠程檢定技術的攻關刻不容緩,要把院里智能化改革的道路堅定的走下去。
姚澤煒是海歸碩士,他被院選派全程跟進電能表檢驗裝置在線校準項目。他認為遠程技術依托于遠程控制軟件,但是如何同時精準控制計算機和標準電能表是整個試驗的第一個難點。
“前期一直在挑選、測試合適的遠程控制軟件。這個軟件至少要符合兩個要求,能夠對多個設備界面開展精準的遠程控制以及不會給使用者帶來安全隱患。”幸運的是,姚澤煒終于找到了合適的軟件,只需要一個主機碼和一個驗證碼,就可以實現多個設備界面的遠程控制,并且不會給使用者帶來安全隱患。疫情期間,姚澤煒首先在院內進行了測試,順利通過。下一步就是要選擇外部試點機構。
“相比于企業,市級檢測院所的人員、裝置配置都更為穩定。”五一前夕,省計量院向紹興市能檢院提出了進行遠程校準試點的合作請求,對方欣然應允,并且積極配合。
突破遠程校準技術
在紹興市能檢院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省計量院技術人員事先進行了裝置的通訊測試,方案導入等準備工作,確保試驗萬無一失。
現場屏幕和誤差顯示器上的數字緩慢跳動著,格外安靜,然而屏幕的另一端,省計量院高級工程師汪東紅和技術專家彭筱筱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各項檢定測試。
由于是首次試驗,兩位專家目不轉睛的盯著顯示屏,不漏過一個細節。從早上9:30開始,實驗緊鑼密鼓、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隨著最后一個誤差點計算完成,整個試驗工作終于在11:30圓滿結束。
通過這次試點試驗,電能表檢驗裝置遠程校準技術得到了一個突破。智能和互聯式測量,實現儀器儀表的在線、遠程及扁平化量值溯源。量值傳遞扁平化將給企業和個人帶來更大的便利,將使量值溯源鏈條更短、速度更快,測量結果更準更穩,政府監管效率也會大為提高。
“檢定過程中網絡問題給大家帶來了不少阻力。主要是網絡頻繁的波動、跳斷,導致檢定校準時間過久?!笔∮嬃吭弘娔苡嬃繉<亦嵎脖硎?,接下來要對實驗方案設計進行優化,加快與裝置廠家合作,優化檢定程序等,盡快完善該項技術。
萬物互聯,計量先行。加快推進落實技術的突破創新,是時代的要求;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產業升級,是我們的使命。近年來,省計量院作為“中國智能量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員,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號召,圍繞智能儀表、信息采集、量值溯源、在線檢測、智能監測等智能量測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技術交流、標準制定等活動,特別是在根據疫情變化,結合自身實際,作出積極有效應對,加快改進在線遠程校準服務,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