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胡擁軍 通訊員陸建梅報道:6月2日,由我國自行制造的第三艘乙烯船鯤順號完成海上試航。在鵬順號、雁順號的基礎上,該船的交付使用,將有效提升中國石化乙烯運營能力,進一步打破國外貿易商對乙烯的壟斷經營。
乙烯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之一,須在負103攝氏度的條件下運輸。長期以來,適應于東北亞短途的中小型乙烯船十分稀缺,國外貿易商通過控制乙烯船,主導了整個亞洲乙烯市場。
為打破這一不利局面,在化工事業部協調下,2010年,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參股上海長石海運有限公司,投資購買了我國首條低溫乙烯全冷凍船鵬順號,并委托下屬專業單位——中國金山聯合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金貿公司),包租該輪經營乙烯業務。此舉不僅填補國內乙烯船運空白,而且消除了國內大宗乙烯貿易的運輸瓶頸,提高了乙烯裝置的總體效益。2013年,國內建設的第二艘乙烯船雁順號交付使用,金貿公司再次獲得承租權。
此次新建的鯤順號,罐容達6500立方米,可裝運乙烯、乙烷、丙烯、丙烷、無水氨等多種液化氣和化學氣體,具有吃水淺、操縱靈活機動等特點,并安裝了壓載水處理和節能裝置,是一艘綠色、經濟、安全的乙烯運輸船。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