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記者走進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力神泵業機械加工廠,一眼就看到該廠許斌專家工作室帶頭人、數控班副班長許斌正聚精會神地在轉子螺旋銑設備前忙碌著。走近才知道,許斌正在調整下一個型號轉子的指標。
據了解,許斌專家工作室成立4年來,大力破解技術難題,開展提質增效攻關和培養技術人才,累計為力神泵業創收近千萬元。
破解難題的“特戰隊”
技術革新、設備改進這類創新創效工程,對于許斌工作室來說并不陌生。轉子螺旋銑設備由奧地利生產,價值1600萬元。這臺設備系統很早,資料是英語和德語的,沒有人可以操作,屬于單一的技能操作工作和單一的數控理論知識。從2017年開始,這臺“龐然大物”由于故障原因處于停滯狀態。
“當時讓我接手負責這臺設備時,對我這個技校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但是,當時廠里需要有人擔當,需要有人精通,需要這臺設備再創造利潤,所以我二話沒說接下了這個活?!痹S斌說。
許斌帶領專家工作室人員從讀懂圖紙、安排工藝、編輯程序、較直轉子、試刀測量、安全操作、控制過程、信息反饋,到最后的難點排除,經過8個月的摸索與實踐,設備恢復了正常工作,節省了外國專家授課費用30多萬元。據統計,僅這臺設備3年時間累計為廠里創收近200萬元。
據了解,近幾年來,許斌工作室在機械加工領域已小有名氣。他們不僅破解本單位的難題,還積極配合其他兄弟廠解決難題。今年以來,工作室配合采油五廠解決管螺紋車床卡盤改造難題;與寶雞石油鋼管有限責任公司研討生產車間噪音過大的改進措施;與寶石成都鉆頭公司研討牙爪耐磨合金焊接一致性差的難題等。
提質增效的“跑步機”
面對疫情突發、油價走低等嚴峻形勢,許斌專家工作室的“大佬們”集思廣益出點子、群策群力想辦法。
不銹鋼接頭類配件加工時,經常需要加工較深的內孔,由于不銹鋼配件不易斷屑,內孔加工時會阻擋冷卻液的流入,造成切削產生熱量不易散出,影響配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
在專家工作室的引領下,根據數控車刀的形狀特點,“大佬們”設計了改進方案,改變冷卻液噴淋位置,提升不銹鋼接頭內孔車削時的散熱效果,達到提升該工序加工效率的目的,目前已完成改進方案設計,正在加工制作改進工裝過程中。
許斌告訴記者,他們廠數控加工中心工位,原來采用普通裝夾方式加工配件,一次裝夾只能加工1個配件,加工效率低,易產生生產瓶頸。工作室進行了數控加工中心配件加工組合裝夾的創新,采用多個裝夾工裝在一次加工中共同使用,同時裝夾多個配件,可以做到多個配件的不同加工位置共同加工?!?/span>
“這一創新,提高加工中心綜合加工效率20%以上,每年可節約加工費50萬元以上?!痹S斌說。
人才培養的“孵化器”
許斌專家工作室現有員工23人,廠級、公司級、油田級專家和技術骨干占總員工16%,其中中石油集團公司技能專家1人、油田公司技能專家1人、油田首席技師3人、高級技師2人,這里已經成為機械加工廠乃至全公司人才培養的“孵化器”。
許斌談到,培養人才關鍵在于要有一套適合員工的培訓體系,他們針對每個人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自編教案,制訂單獨的培訓計劃,手把手進行實際演示。
楊懷宇就是在工作室成長起來的一名“老手“,是油公司技能專家,累計申報國家技術專利2項,發表國家級學術論文3篇,推廣應用科研項目15項,多次被評為優秀技能工人,還榮獲了最具人氣獎。
潛油電泵吸入口和泵接頭需要鉆削3~4個過液孔,孔徑25~41毫米,水平面成30度角。以往在加工過程中,時常出現鉆頭卡死的現象。面對難題,楊懷宇和工作室的吳江濤、于楊組成了鉆床夾具革新小組。經過反復研究調試,新的夾具由固定在支撐板上的臺虎鉗完成,通過更換臺虎鉗的鉗口,解決裝夾,實現快速分度,避免了工件松動和鉆頭卡死的現象,生產效率提高了50%,減少鉆頭損耗20余支/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