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的測定主要是滴定法、色譜法、分光光度法,而已有的國家標準對于糖的測定主要是對糖的總量和較大含量糖的測定,不能同時兼顧到含量較小的糖,對于生化制品的質控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而為更準確的評價生化試劑等級和功效,建立一個適合生化試劑中不同含量的還原糖的測定方法迫在眉睫。
近日,一項由全國生化檢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管,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生物研究所、青島科技大學主要起草的《生化制品中還原糖的測定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已經編制完成,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據悉,《生化制品中還原糖的測定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是依據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并參照了GB/T 6379.1-2004《測量方法與結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1部分 總則與定義》等標準起草的。
閱讀標準征求意見稿后可知,《生化制品中還原糖的測定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內容包括有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原理、主要試劑與溶液、儀器與設備及器具、分析步驟、分析結果計算與表示、方法精密度、方法線性范圍和檢出限,規定了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生化制品中還原糖的測定方法。
標準中所規定的方法的原理是生化試劑中還原糖利用水超聲提取溶液,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在堿性條件下反應,生成還原糖衍生物后,用液相色譜紫外檢測器測定,外標法定量即可獲得實驗數據。
而標準中規定的實驗,除實驗室常用儀器設備外,還應有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天平、數顯恒溫水浴鍋、電熱恒溫干燥箱、樣品粉碎機等。標準中還規定了試樣制備的步驟是先移取一定量生化制劑,在100℃水浴中浸提30分鐘超聲,浸提完成后趁熱過濾,用容量瓶定容至(根據需要決定稀釋倍數),經0.45µm濾膜過濾后待用。
經過5家驗證單位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與起草單位測試結果一致可知,標準中規定的方法穩定可靠,也相信,本標準的正式實行將為規范生化制品中還原糖的的含量以及建立穩定的還原糖評價體系打好良好的基礎。
更多詳情請點擊:《生化制品中還原糖的測定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征求意見稿